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长!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题目,有人问到:学佛贵在精进,那精进的定义为何呢?
我们都很清楚学佛贵在精进。因为我们只有精进,我们的证量才会快速提升,成佛才会快。那精进的定义是什么呢?其实真正的精进是「心不放逸」。心不放逸容不容易?不容易啊!有些人会觉得说,我坐在那边静坐,动都没动,所以我应该是很精进。但是他虽然身体没动,心却乱动,心思却乱跑,心里想东想西,这个心还是在放逸。这就有点像有些学生,坐在书桌上看书,坐在那边坐了三个小时,但是心却乱飘,那本书都没有读进去;我们从表相看他是很精进,以为他很认真,但是事实上他三个小时前,跟三个小时后看的都是同一页。也就是说,他心根本没有放在书本上,心还是放逸。同样的,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是看表相。即使是坐在那边很静很静,动都没动,但是心只要放逸了,那就不算是精进了。所以,心不放逸才能够称为精进。
那么什么是放逸呢?放逸是所有会增身命财、增五欲贪、增我慢瞋,都是属于放逸。也就是说,想要去作会增加我们身命财的,会增长我们五欲贪的,增加我们的我慢瞋的,这些事情都是属于放逸。比如说,有些人贪一些财、色、名、食、睡等等,这个都是属于放逸。因为这是在增长我们的五欲贪,或者那些会增加我们的瞋痴慢等等烦恼的,这些也是属于这个放逸的定义。所以当我们心不在这些身命财,不在五欲的贪,不在瞋痴慢疑的这些烦恼里面用心,这个就称为心不放逸,也就是真正的精进。
另外心不放逸也称为苦行,真正的苦行是心不放逸;所以真正的苦行并不一定要在深山中几天几夜不吃饭,只要是当我们的心,一直都能够安住而不放逸,那就是苦行,那也就是精进。所以举个例来说,如果我们在无相拜佛的时候,把这个无相拜佛的念,看得清清楚楚而且能够持续地照顾着这个念头,这也算是精进,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是不会去放逸的。
那我们该如何精进呢?精进必须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来修,佛在《百喻经》里面有提到六枚半饼的一个比喻。佛说,譬如有人,因为他很饥饿的缘故,就拿了七枚的煎饼来吃,吃了六枚完以后,在吃到第七枚的一半的时候,才发现已经饱了。他就开始怪自己说,早知道那前面六枚就不要吃了,因为我就是只吃这个第七枚的那个半枚就好了,因为我是吃了这个半枚才饱的。大家相信他是吃了这个半枚才饱的吗?当然不是,因为很明显的,如果他没有吃前面那六枚,吃第七枚的那半枚,也不会让他饱。这个故事很明显地强调了次法的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前五度,没有好好地去作,要修好第六度般若度,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要明心开悟,除了要有定力、要有慧力以外,还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福德资粮。所以我们修行的程序,是一定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来。
佛在《百喻经》里面,也提到三重楼喻的一个比喻。佛说有一个很有钱的愚痴人,他到另外一个富有的人家里面去,看到这一位富人,盖了一栋三层楼,他发现这一栋三层楼里面,非常高广、庄严、美丽,而且又明亮,所以非常的喜欢。他心里又再想:我的钱财又不比这位有钱人少,所以我应该也来建造一栋同样的三重楼阁。所以他就找了一位木匠,那位木匠刚好就是盖这一栋三重楼阁的人。然后他就跟这位木匠说:“你可以帮我做同样的三重楼阁吗?”这位木匠就回答说:“可以呀!”于是他就请这位木匠帮他建造,这时候他发现一个现象,这位木匠怎么是从地面上开始盖呢?所以他就告诉这位木匠说:“第一层楼跟第二层不用盖,我只要直接盖第三层楼就好了。”木匠就回答说:“没有这回事啊!没有不造作第一层,而可以建造第二层的;也没有不造作第一层、第二层,而可以直接建造第三层的啊!”所以大家想想看:我们要盖一栋三层楼,要不要盖第一层?要不要盖第二层呢?当然要啊!我们必须要有第一层跟第二层的基础,才能够去盖第三层楼;我们不可能第一层跟第二层不盖,一下子就跳去盖第三层楼。所以精进一定要按部就班来,也必须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什么是邪精进?什么是正精进?首先介绍什么是邪精进,理论上来讲,应该没有所谓的邪精进。因为精进是善法,所以邪精进只是一种方便说。所谓的邪精进的定义,是说受邪师的误导,于邪见、邪法精进修行,增无明痴。也就是说,有些人受到邪师的误导,在邪师所教导的邪见、邪法上,很精进地去修行,这样的很精进修行,反而会去增长这些人的无明痴。比如说,有些人在一些邪师的误导下,在修双身法的密宗道场中里面,精勤地修行,类似这种的情形,都是属于邪精进,因为一定会增长无明痴,而且果报一定很糟糕。我们还是要再一次地强调,邪精进是一种方便说,因为精进本来就是善法。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什么叫作正精进呢?正精进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属于世间相的正精进,一个是属于出世间相的正精进。世间相里面的正精进有三种:也就是布施、持戒、修定三种,这三种福业的一些事情,都是属于世间相的正精进。为什么布施、持戒、修定的这些福业是属于世间相呢?因为在作布施、持戒、修定,这一类的福业上精进的一些事情,都是缘于众生而有的,它们是有漏有取的,是依于诸果报、依于诸福报而有的,所以称为菩萨的世间精进。它们并不是真实的福田,这是世间相里面的正精进。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什么是出世间相的正精进。在《地藏十轮经》里面的经文有提到勇猛精进:【勇猛精進,于诸众生,其心平等,除灭一切烦恼业苦。……无漏无取,无所依止。普于一切精进懈怠、布施悭贪、持戒破戒、慈悲忿恚、下中上品诸众生所,无差别心,无差别想,勇猛精进。……不观诸有一切果报,勇猛精进。不依一切得与不得,勇猛精进。不依诸行,勇猛精进。不依三种世福业事,勇猛精进。】所以从经文里面,我们很清楚知道勇猛精进是说:对于所有的众生,其心是平等的,而且能除灭一切烦恼业的苦,他不仅无漏无取而且无所依止。从经文里面,我们很明显可以了解到,出世间相的正精进,跟每一个人的如来藏有没有关系?当然有!所以能够普于一切精进懈怠、布施悭贪、持戒破戒、慈悲忿恚、下中上品诸众生所,无差别心、无差别想,勇猛精进。
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从事相上来看,也可以从理上来看。从事相上来看是说,我们对于一切众生,不管他是精进或者懈怠,他是精勤于布施或者非常悭贪,他是持戒或者破戒,他是慈悲或者一直很瞋恚,或者说他在上品、中品或下品的所有众生处所,都没有差别心,也没有差别想地去勇猛精进。这是从事相上来看,如果从理上来看的话,哪一个心能够作到这一点呢?那就只有如来藏。所以如来藏他不观诸有一切果报,勇猛精进;他不依一切得,勇猛精进;他不依诸行,勇猛精进;他不依三世福业事,勇猛精进;也就是不依布施、持戒跟修定的勇猛精进。这些属于出世间的正精进,所以我们要用精进的妄心,去找到最勇猛精进的如来藏,然后转依于如来藏的这些勇猛精进的体性直到成佛。
另外 佛在《优婆塞戒经》里面,也对正精进作了定义:【菩萨远离邪精进已,修正精进;修信、施、戒、闻、慧、慈悲,名正精进。至心常作,三时无悔,于善法所不生知足,所学世法及出世法,一切皆名正精进也。】也就是说,菩萨远离邪精进以后,就开始修正精进。正精进的修行者,应当修正信、布施、持戒、多闻、智慧、大慈、大悲,这样才是正精进的修行者。而且要以至诚心常常努力去作,二六时中绝不后悔,对于一切善法,都不会生起满足的想法。就是说只要是善法,就心无厌倦一直作,并且在所学的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上,都是以善心、清净心来修学。这样作,不论是在世间法或出世间法上的修行,都称为正精进。
佛也在《优婆塞戒经》里面,提到精进的因缘。佛是这样讲的:【菩萨虽复不惜身命,然为护法,应当爱惜。身四威仪,常修如法;修善法时心无懈息,失身命时不舍如法。若能到于六事彼岸,悉是精进之因缘也。】也就是说菩萨虽然不会去爱惜自己的色身性命,但是为了护持正法的缘故,要不要爱惜?当然应该要爱惜!在身四威仪,也就是行、住、坐、卧当下,都要随时留意,是否如法安住修行;修善法的时候,心没有懈怠,也没有休息,即使到了丧身舍命的时候,也应当如法安住。能够这样依六度波罗蜜,而平等地修习六种到彼岸的法门,这些都称为精进的因缘。
佛在《优婆塞戒经》里面,也提到三种勤行精进:【若自读诵、书写、思惟十二部经,名『自为法』勤行精进;若能以是转化众生令调伏者,名『为他法』勤行精进;若为菩提,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修学世法,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之人,修舍摩他、毘婆舍那,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复能远离贪恚痴等,名『为菩提』勤行精进;如是悉名为正精进,是名六波罗蜜之正因也。善男子!懈怠之人不能一时一切布施,不能持戒、勤行精进、摄心念定、忍于恶事、分别善恶,是故我言:六波罗蜜因于精进。】在经文中,佛有提到三种勤行精进,第一种叫作「自为法」勤行精进。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自己精勤地读诵、书写,进而思惟十二部经,就称为自为法勤行精进。第二种是「为他法」勤行精进。是说如果已经自为法勤行精进了,又能够进一步精勤地去度化众生,让众生心能够得到调伏,安住于法中。也就是说,当我们自为法勤行精进以后,我们可以把我们所学的部分,或我们所了解的部分,去度化众生,令众生能够调伏,这就是属于为他法的勤行精进。第三种叫作「为菩提」勤行精进。就是说如果能够为菩提的亲证,而去修菩提道,从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以及修学世间法,加上供养父母、师长,还有有德的人,去修止跟修观,去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又能够远离贪瞋痴等等,这就称为为菩提的勤行精进。像这样子的修行都称为正精进,所以正精进是六波罗蜜的正因。佛又说:善男子!懈怠的人不可能在一时之间去作一切的布施,懈怠的人也不可能会持戒,也不可能勤行精进,也不可能摄心正念而安住于心不动转的境界中,也不可能忍于恶事,也不能去分别善恶。所以佛才说,六波罗蜜的正因是精进。所以我们唯有精进,在佛菩提道上,修行的速度才会快。既然已经知道正精进的定义,也知道正精进是六波罗蜜的正因,所以举凡正信、修善法、布施、持戒、忍辱、修禅定、修智慧,以及跟众生广结善缘等等,都是属于精进的法门。
由于时间的关系,精进的法门的详细内容,我们就不在这一集里面叙述。接下来我们介绍精进的法益,也就是说精进对我们修行上面,有什么样的益处。这个部分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当我们了解精进的法益以后,大家对精进的动机就会比较大。那精进有哪些法益呢?第一个精进会让善法增长广大。第二个会胜魔。第三个会果报至疾。第四个是诸天会助益。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精进会使善法增长广大呢?这个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增一阿含经》里面,佛有提到,诸善法,依不放逸而得长大。所以,所有善法,是依于我们不放逸地去修行以后,这些善法才会增长广大的。这个道理应该是很清楚的,就是说如果我们一直去作一些善法,很精进地作一些善法,会有一些正面的现象会出现。比如说我们会越作心里越安隐,越作心里越踏实。也就是说,我们在作行善的过程里面,我们越作会觉得越有意义,连带会增加我们再去行善的动机;其次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其实也可以带领很多人一起作,因为我们在作行善的过程中,别人看到我们作得很快乐,他们也会想学。所以这个过程里面,一定会有自利跟利他的部分,所以善法会因此而在这世间里面广传。当我们不放逸的很精勤地去作一些善法的时候,这些善业的种子,不仅会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中,同时这些善业的习气种子,也会被熏习在如来藏中,一同会被带到未来世去,一世一世精勤地修行,才能够快速成佛。所以很明显的,只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这个根本因,才能执持这些业种及习气,才能让精进有其依据,才能让精进有其果报。
因为时间的关系,“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的第一个单元,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边,谢谢大家!
也敬祝大家:色身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