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

安卓版APP下载: 苹果版APP下载:
Title
0:00
0:00
播放列表
循环播放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

不依形色修止观

197次播放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长!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今天我们要来继续介绍“不依形色修止观”。

首先,我们要来回顾一下前面的几个单元,之前正纬老师已经为我们解说了马鸣菩萨在论中所说的:

云何修止观门?为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是止义;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是观义。初各别修,渐次增长;至于成就,任运双行。(《大乘起信论》卷2)

也就是说,怎么样是修止观门呢?止就是息灭一切戏论境界,也就是进入如理作意的实断见惑与思惑的智慧境界,也就是实证解脱境界和进入如理作意的实证般若实相境界;观就是明见因果生灭之相,也就是现前观察到万法都是由实相心体第八识中出生,一切善恶业都由第八识自心如来记存而昭昭不爽。正纬老师也提到关于止观法门,有很多大师都误会了,他们认为修止观的法门,就是每天静坐、求一念不生,这些人并没有真正了解止观的道理。因为修习止观的内容不是只有禅定,禅定只是止观的极小部分;而且修学禅定也不在腿功上用心的,而是在觉知心上用功的。其中,也提到刚开始入门时,一定是各别的先修止,然后再各别的修观,不是止跟观同时合修的;可是等我们找到了心真如以后,体验了祂,领受了祂的体性,证明祂确实就是真心如来藏之后,从此开始就是又止又观、并行双运了。所以,马鸣菩萨说:【初各别修,渐次增长;至于成就,任运双行。】

随后,正墩老师也为我们解说了马鸣菩萨在论中所说的:

其修止者,住寂静处结跏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大乘起信论》卷2)

首先介绍了“端身正意”来修止观的真正道理;也就是说,修止观是不作表面功夫的。也介绍了“不依气息”来修止观,正墩老师也举了几种依气息来修止观的不如理修法;另外,正墩老师也为我们解说“不依形色”来修止观,也就是不依色界的天身来修。因为自古以来,一直都有很多人以为:“当我们修定能够一心不乱,能够远离五尘,住在内心的境界中,不和五尘相接触时,这就是无余涅槃的境界。”但这只是《楞严经》中佛所斥责的外道五种现见涅槃中的第三种;而且五现见涅槃都不是真实的涅槃,都是意识心的境界相,都无法出离分段生死。

最后,正墩老师也介绍发起初禅的真正原因:初禅的发起主要是把五盖除掉,但是还要具备未到地定的功夫,并不是单单把五盖除掉了,就可以发起初禅。而且初禅善根的发起,它有两种:第一种初禅的发起是运运而动的,第二种是突然间遍身发。运运而动的发起初禅善根,又有两种情形不同:第一种情形是从头部开始发起往下发展,只要是运运而动的地方,就会伴随着乐触生起;另一种是从会阴开始运运而动,伴随着无淫欲的乐触而从会阴开始渐渐往上升,直到头部整个全身具足乐受,这样才叫作初禅的善根发具足圆满。可是运运而动的发起初禅善根的初禅人,不管是从上而发、或是从下而发,这二类人都不可能晓得初禅天人的天身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刹那间遍身发起初禅善根的人,才会知道初禅天身是怎么回事;因为遍身发起初禅善根而受乐时,他一定会以心眼,也就是初禅天人之报得眼根,来照见身内并无五脏六腑,也没有骨头跟肌肉,里面只是如云如雾一般而已;但是全身皮肤犹如保鲜膜一样,而且比保鲜膜更薄;每个毛细孔都是内外相通,从所有毛细孔的内外相通之中发起乐触、遍身领受,这就是初禅天身。

回顾了前面几个单元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回到“不依形色修止”这个单元。当我们发起初禅一段时间,渐渐具足初禅的境界以后,接着我们努力修定,如果有正确的知见,我们就知道定境中离开五尘境界才是正确的修证,就可以渐次练心,经由无觉有观三昧进入无觉无观三昧,最后安住在无觉无观三昧中了。当我们娴熟了这个无觉无观三昧的境界以后,从初禅等持位中想要进入二禅等持位时,就可以迅速地直接进入二禅等持位中,在等持位中才可以修学神通等等;也就是说,修学神通是在等持位中,并不是在等至位中。虽然从初禅等持位中要进入二禅的等持位时,可以迅速地直接进入二禅等持位中;但是想要从初禅等持位重新再进入二禅的等至位中,仍然还要费一番功夫的等引,才能够进入二禅的等至位中;不像进入二禅的等持位中,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易进入的。

可是刚证得无觉无观三昧的人,当他住在无觉无观三眛中,心中只要起了一个念;那个妄念虽然并没有语言文字,只是起了一个念而觉知:“我终于进入无觉无观境界了,进入了二禅了。”他只要起这么一个念,他立刻就会退回初禅等至位去了。所以,刚开始是无法安住很久的,心中只要起了一个念,二禅等至境界马上又不见了,又退到初禅地去了;得要经过很长时间,不断地熏习、不断地锻炼:不断地练习长时间安住的方法,使自己的心能够在这种比较细的境界当中安住不动。这样长时间的练习,使安住的时间渐渐地延长;最后很纯熟了以后,才可以藉二禅的定力转入等持位中,以等持位中的觉知心来修习神通等法。如果还不很熟习等至,就为了住在等持位中办事,而常常提前在等持位中安住,那么二禅等至的境界将会渐渐地退失,接着就会影响二禅等持位定力也跟着退失;所以在等至境界还不娴熟时,不可提早运用等持位的功德,以免退失二禅定力。

可是当我们娴熟二禅等至境界的时候,我们以后想要进入二禅时,都一定是先从初禅转入二禅的等持位,再藉等引而进入等至位中,这和二禅的修证过程是颠倒过来的。所以当我们的二禅等至境界练成以后,将来是要先从二禅等持位中修等引,然后才能进入二禅等至位的;如果我们不是要进入二禅等至位,我们就不必像一般人想的,那么要打坐很久,就可以很快地从初禅转入二禅的等持位中;如果以前有修习神通成功,就可以在二禅的等持位中随意现起,并且比以前更胜妙。所以对于二禅等至已经修成的人来讲,等持位是比等至位更容易进入的;而且证得二禅以后,想要进入二禅的等至位,一定都要先从二禅等持位切入,然后才切进二禅等至,它的过程正是这样的。平实导师也特别提到以上这些内容,是唯证乃知的事;这些解说对已经证得初禅的人,想要修证二禅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让我们作个结论而回到论文。所以,凡是从欲界定、未到地定,进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修得的都是依于形色而修。欲界定是依欲界的肉身而修的,当欲界定发起的时候,突然间身体被持住而不动摇了;很自然的不会动,让身体很轻松地坐着,根本不必用力,它自然的就可以安住;身体就像被一层薄薄的膜裹住一样,这一层薄薄的膜,就像荔枝、龙眼外面粗壳剥掉以后,里面的那一层薄皮一样,它让我们的身体都不会动摇,把我们的身体很轻安地维持不动;但不是想动而动不了,而是我们想要安坐不动时,可以非常安定地、轻松地坐着,可以靠着欲界定而使身体不会摇晃;这就是欲界定的持身法——将我们的色身持住不动。

从欲界定到四禅为止,都是依于形色而修止观;为什么是依于形色呢?因为都是有色身的法。欲界定依欲界色身而修证,所以欲界肉身坏了,欲界定就无法现起;初禅到四禅也一样都有色界的天身,也都一样是依于色界天身而修的法;如果色界天身因为我们不再保持定力而消失了,初禅到四禅的境界也就随着消失了,所以都是依于形色而修止观。一般人都很宝爱这个身体,但是我们如果要修解脱道,就得要了解:色法越轻越好,最好是都消失了,才能与无余涅槃相应;境界也是越少越好,境界全部消失了,才容易与无余涅槃相应。境界越多是越不好的,身体与境界也是越粗重就越差的,越细是越好的;到最后连形色都不执著,我们才能够进入四空定。

人体的肉身有五脏六腑、三十六物,像个活动的尿桶、屎桶;到了色界天,就全部都没有五脏六腑,里面是如云如雾的,所以也不吃五谷杂粮,他们都是以禅悦来维持他的色界天身,所以才叫作禅悦为食。色界天人都不以五谷杂粮为食,都离开团食;他们的色身越往上进修,里面的如云如雾就越淡薄;越往上到四禅天就越淡薄,但身量却是越往上一天,就越比下一天要高、要广;这就是说,越往上面对色身的执取性就越淡泊。如果完全不执著色界身了,就可以转入四空定,那也是不依形色而修的。可是四空定的修证者,虽然是不依形色,却是依觉知心而修的;因为四空定中,我们的觉知心还在,了知性还在时,就表示依然是有依觉知心而修的,所以依然不是佛法出世间的真正止观行门。

初学佛法时,对于六识心的见、闻、嗅、尝、觉、知的功能自性,是很执著的,希望这六识的功能可以一直地存在。这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修初禅,就得舍弃对鼻舌识能嗅、能尝的自性的执著,也得舍弃对于男女二根自性的贪着;再往上修,还得要舍弃对于眼识、耳识、身识的见性、闻性、觉性的执著,才能证得第二禅;再往上修,还得要舍弃对于欲界身、色界身的执著,才能舍弃身受;必须要经过这些过程,才能进到四空定的境界,最后才能进入到非想非非想定中。但是这样子,还没办法证得灭尽定,无法进入无余涅槃;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极细觉知心、极细意识,还得要再舍弃,才能够取证灭尽定的,所以对意识觉知心自身的执著也得灭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没有语言文字的妄想,就可以叫作无想定。无想定是四禅后的觉知心的境界,无想定的想字,说的是了知的知,得要把意识心灭了,才是无想的境界;有些人以为处在欲界定中的觉知心离语言妄想的境界,就是无想,其实是不对的。第四禅境界也被很多人误会了,总是把觉知心处于无念状态中,就误以为是证得舍念清净的第四禅,误会真的很大!无想定是从初禅修到四禅之后,再作涅槃想而把第四禅等至中的觉知心舍掉,却仍然留着色界身与意根,就误以为这是不落入灭尽境界的无余涅槃,其实这只是无想定。因为觉知心不在了,“知”灭了,所以才叫作无想。这个“想”是讲“想阴”的“想”,不是讲“打妄想”的想,想阴的想就是意识心的了知性。

无想定,如果要认真说起来,它的境界是比非想非非想定高的,因为它可以把众生最难舍的觉知心舍弃。可是它的执著性却比非想非非想定的实证者重,因为他执著着四禅天的天身不肯弃舍,所以无想定的实证者,其实也是依于形色而修止观;因为他不能舍弃对色界身的执著,所以说他的执著重。非想非非想定的实证者,可以把色界的天身丢弃,不依形色修止观,所以他的执著显得比较轻;但是他也有知见上的盲点,也就是执著觉知心的自己,不肯让觉知心的自己灭掉,这就是未断我见的凡夫。当他把了知心能返观的了知性消除,住在非想非非想定当中,这时候了知心其实仍然还在,只是不返观自己而已,不知道自己住在非想非非想定当中了;这时候看来似乎是没有“知”存在了,所以说是“非想”。

可是非想非非想定,为什么又叫作“非非想”呢?非想非非想定,既然没有想阴的了知性存在,所以说是“非想”;为什么却又说它是“非非想”呢?因为在这个定境中,他把“知”灭了,所以没有返观自己觉知性仍然存在,他自己以为觉知性确实灭了;其实还没有灭尽,因为他的我见还在,对意识觉知心自我的执著还存在,还没有灭除,所以他只是把粗意识灭了,使意识觉知心对自己不起返观觉照;因为想要灭掉觉知性,所以不起返观自己的了知性,但是由于我见未断的缘故,所以觉知心毕竟还存在,还没有灭除;所以其实还是有知,也就是还是有想阴,并不是真正的无想,只是不返观自己而已,所以不是真的无知、无想,这个非想的定境必须加以“非非想”的名称,就合称为“非想非非想定”。也就是说,他虽然不依形色而修了,但是却依然执著觉知心自己,我见还没有断,是依觉知心而修。修成非想非非想定时,他只要遇到真善知识,教他正确的知见与观行法门,把我见确实断了,当场就可以取证灭尽定,使他从外道身、凡夫身而直接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

所以一般人,都是依形色而修止观的,修成的止观境界当然就成为外道或凡夫境界。所以不真正了解佛法而修止观的人,往往是依觉知心、想阴而修止观的;而真正修止观的人,是不依形色、也不依觉知心而修止观的,是依法界实相本源的第八识如来藏而修止观的。所以,必须依于法界实相如来藏来修止观,才是真正修止观的人。

今天“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不依形色修止观”,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边。

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