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单元。今天这一集是依着 平实导师所著作的《识蕴真义》书中第八章〈安慧妄言见分、相分皆无〉的这个议题,来为各位说明“八个识各有见分与相分”。
安慧论师主张说:八识心王中的所有识,都没有见分与相分。但是这种说法,不但是违背教证上的圣教量,也是违背理证上的实证现量,所以窥基菩萨在《成唯识论述记》中,也提出过“相见俱无,即安慧等”的破斥。
安慧论师认为种子在现行的时候,同时会产生三分:也就是所缘境的相分、能缘心的见分,以及见分与相分所依的体——也就是自证分。安慧认为见分与相分从体用的观点都是属于用,因为有作用不能够没有体,因此特别为见分与相分建立一个所依的体——就是自证分,又称为自体分。安慧认为见分与相分只是自体分的两个作用而已,舍去了自体分以外,没有真实的见分与相分,也就是见分与相分没有真实的属于自己的种子,因为体与用非一非异的缘故。安慧的主张,严格说来只有自证分是真实有,所以窥基菩萨在《成唯识论述记》卷3中说:【安惠等古大乘师,多说唯有识自证分,无相、见分。】安慧论师这种主张又称为“相见同种”。
窥基菩萨曾经以蜗牛的两个角,以及手巾摺成兔子的两个耳朵,来譬喻安慧论师“相见同种”的主张。在《成唯识论述记》卷1中窥基菩萨说:【若同种者,即一识体转似二分相用而生,如一蜗牛变生二角;此说影像相、见,离体更无别性,是识用故。】窥基菩萨认为安慧所主张的“相见同种”,像是一个识体转变成像似相分与见分,就如同蜗牛生出了一对的触角;就这样子说影像的相分与见分,离开了识的自体分,相分与见分是没有任何的其他体性的,相分与见分只是自体分的作用而已。窥基菩萨再以手巾作譬喻,说明安慧的主张说:【八识自体,皆似二分。如依手巾变似于兔,幻生二耳;二耳体无,依手巾起。】(《成唯识论述记》卷1)安慧认为八个识的自体分,皆像是相分、见分二分,就像是依着手巾,可以摺出一只兔子的形象,兔子的两个耳朵像是幻生出来的,这两个耳朵并无实体,是依着手巾而生起的。
安慧这种主张,是误会了《楞严经》“元依一精明,分为六和合”的意思,这个法义的辨正在前面几集中已经有亲教师说明过。安慧他把八个识混为一谈,认为这八个识体性相同,全部都是一个识所产生的作用。安慧不知道《楞严经》“元依一精明”的正确意思是说:众生前六个识的见闻觉知性,都是因为无明、虚妄想熏习的缘故,而从如来藏中一一现行,分成六种体性而各自运作;本来只是如来藏一心的精明性而已,却因妄想与熏习的缘故,便出生了六根,所以就有六种不同的心性和合运作而显示出来。所以《楞严经》中除了说“见闻觉知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以外,又说六识心的见闻觉知性都是虚妄法,都是从缘而起。这才是经文的真正意旨。
窥基菩萨在述记中接着说:【识为所依,转相分种,似相而起;以作用别,性各不同,故相别种,于理为胜;故言识体转似二分。】(《成唯识论述记》卷1)窥基菩萨说:以自体分作为依止,转变出相分的功能,所缘的相分就像是这样生起,因为相分与见分作用不同,体性也是不同,相分是似所缘境的性质,把相分含摄在能缘的见分之中,这实在是忽略了相分具有似所缘境的本质,因此说相分与见分是别种。窥基菩萨认为这样子的道理是比较殊胜的。就因为这样的道理,所以说自体分转变成像似所缘境的相分与似能缘的见分这二分。
“相见同种”或是“相见别种”,从窥基菩萨的时候,一直到民国初年就有许多的诤论;在我们目前修行的阶段,也还不需要去理解这么深的义理,这个部分就期待 平实导师讲解《成唯识论》的时候,有机会来为我们作详细的说明。
对于我们的心识以及心所法所具有的四分,在《成唯识论》说明各个识的见分与相分时说到:“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成唯识论》卷2)对于这段论文,可以来说明识的四分,也就是见分、相分、自证分以及证自证分。就以意识这个识来说:意识觉知心是有能缘相与所缘相的,而且祂的能缘与所缘,并不只是能缘的意识自己与所缘的外境六尘而已。而且意识的能缘也只是似有能缘,所缘也只是似有所缘。也就是说,意识为何只是似有能缘?似有所缘?因为意识的能缘诸法的功能,只是暂时而有,终必归灭,无常不住;这个能缘并非常住不坏的真实法性,因此说为似有能缘。意识心的似有所缘,是说意识心所缘的六尘相分,都只是自己的第八识所变现的内相分,而这种相分也只是第八识依于外境所变现的,也是变异不住的生灭法,不是常住不坏、不变异的法性;意识心所缘的六尘,更不是外境的六尘相分,所以意识觉知心所缘的相分诸尘,就说为似有所缘,因为不是常住法性的缘故,因为六尘相分也是第八识上所变现的,所以说为似有所缘。
意识觉知心的能缘相与所缘相,为什么说不是只有能缘的意识自己与所缘的六尘相分呢?因为意识心现行的时候,也有心行过程的法相,这个心行过程的法相,也是相分,正是意识的相分;若是没有这个相分,意识的现起,就不可能被我们所观察到、所认知到,就不可能会有由自己了知自己确实存在的相分了;所以,意识觉知心的行为过程,就是意识觉知心所显现的相分。意识觉知心安住在自己所住的境界中,所以能够了知种种的法,这就是意识觉知心的自证分,也就是意识的自证分能够了知祂所住的种种境界。但是意识也能了知第八识所现起的六尘相分,祂还有能够返观自己的能力,不像其他七个识不能够返观自己;这种返观自己的能力,就称为证自证分。但是这种证自证分,还是必须以见分作为基础,才可以有证自证分;也就是说,意识能够了别六尘,所以祂有见分;祂所了别的六尘,就称为相分;祂能够了别以及证实自己正在六尘中运作,这就是自证分;而祂也能够了别自己是否存在,也能够返观自己的所为正确或错误,这种返观而了别的能力,就称为证自证分。所以意识觉知心是具足四分的。
意识觉知心具足四分,八个识以及心所法也都具有四分,在亲光菩萨著作,玄奘菩萨所翻译的《佛地经论》卷3当中叙述说:【《集量论》中辩心、心法皆有三分:一、所取分,二、能取分,三、自证分,如是三分不一不异,第一所量、第二能量、第三量果。若细分别,要有四分,其义方成;三分如前,更有第四证自证分。初二是外,后二是内;初唯所知,余通二种。谓第二分唯知第一,或量非量、或现或比。第三自证能证第二及证第四,第四自证能证第三,第三第四皆现量摄。由此道理,虽是一体,多分合成,不即不离,内外并知,无无穷过。】
亲光菩萨说陈那论师在他的《集量论》当中提出了辨正,认为心法与心所有法都有三分:第一是所取的相分,第二是能取的见分,以及第三自证分。第一相分是所量,第二见分是能量,第三自证分就是量果。陈那论师认为这三分不是一体,但也不是相异。亲光菩萨则是认为如果仔细地分别起来,应该是要有四分,这样子八个识以及各个心所法的道理才能够成就;相分、见分以及自证分这三分就如前陈那论师所说的,而更应该有第四证自证分。相分是似所缘境界的相状,见分是对于境界相状了知分别的功能,这两分是与外境有关;自证分是证知前面的见分的作用,证自证分则是更加确证前面自证分的作用,也就是从自证分这个识体再生起能缘的作用返照前一个自证分。自证分与证自证分是属于心与心所法自己内部的作用。相分就只有是似所缘境界的作用,其他三分则同时具有能知与所知、能缘与所缘的功能。也就是见分只能够证知相分,而这个相分可能是正确的认知,也可能是似是而非的认知,也可能是现量的境界或是比量的境界。第三自证分能够证知见分以及证自证分,第四证自证分能够证知第三自证分,而第三自证分与第四证自证分全部都是属于现量,也就是对于现前境界直接的了知。由于这个道理,八个识的每一个识以及各个心所法,虽然是一个体性,却是由这四个部分所合成,这四分虽然是不同,但是这四分也不能够互相独立地存在;这四分含摄了能缘与所缘的作用,可以了知境界与心识,以及心识的互相作用,这样子是没有层层了知的无穷过失。
因为这四分之间能够互相作为能缘与所缘,也就是“当见分为能缘,缘取相分的时候,相分是所量,见分是能量,自证分是为量果;当自证分为能缘,缘取见分的时候,见分是所量,自证分是为能量,证自证分则是量果;当证自证分为能缘,缘取自证分的时候,自证分是所量,证自证分是为能量,这个时候量果就是所量的自证分;当自证分为能缘,缘取证自证分的时候,证自证分是所量,自证分是能量,这个时候量果就是所量的证自证分。”所以从四分的四重分别来看,只有相分是所量,见分通能量、所量,自证分与证自证分通能量、所量与量果。因此窥基菩萨认为“相见别种”较为殊胜,因为相分就只是所量的功德,其他的三分都具有能量与所量的功德。我们的八个心识以及心所法,就必须具备这四分的功能,才能够完整地完成八识心王以及各个心所法的功能。
正因为有这四分,具足了这四分,所以常常有佛门中的修行人,将意识觉知心的行相,也就是将意识见分的心行相分,认作虚妄法;然后再将觉知心能够返缘自己,将觉知心能够返观的“证自证分”——也就是能够返观自己正处在一念不生、如如不动的那个心——就把祂建立为常住不坏的真心,称祂为真如、佛性、如来藏、法身等等的名称,然后说这就是开悟。
譬如有法师说:【“真如佛性”简单说就是“清净心”,它相对的名词,就叫做“攀缘心”。我们一般人内心所安住的,不是安住在清净心,是安住在向外攀缘五欲六尘的一种攀缘心。所以禅宗主要的目的,就是把清净心找回来—“把心带回家”—从宗门的角度,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禅净双修》讲记,大乘妙法弘护学会,页7-8。)这位法师所认为禅门的真如佛性、本来面目、清净心,其实还是生灭的意识心。当意识心不向外攀缘外面的五欲六尘的时候,也就是自证分安住在定境法尘当中;而证自证分返观确认并未向外攀缘,他就以这个时候认为是证得真如佛性。从前面意识心四种分位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时候,仍然是在依他起性的意识心当中,因为当眠熟时、正死位时、闷绝时、无想定以及灭尽定这五位当中,这个所谓的真如佛性、本来面目、清净心怎么就不见了?这个心如何能够说是本来面目呢?我们的真如佛性一向在家,从来不曾远离,根本不需要去把心带回家。许多证悟的佛门禅宗祖师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需要去把祂带回来的心,就不是家中的珍宝,当然不是真如佛性、本来面目、清净心;因为从外面带回来的,也会因为因缘的关系,再次失去。
许多的人都不曾仔细体会意识的四分,若是能够仔细地观行,并且对照经论当中佛菩萨的开示,就不会误认意识心的证自证分作为常住真心,如此落在意识心的变相上面而以为是真如佛性了。
今天这个单元,就为各位菩萨说明“八个识各有见分与相分”到这里。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