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辩讹

安卓版APP下载: 苹果版APP下载:
Title
0:00
0:00
播放列表
循环播放

坛经辩讹

坛经辩讹第1集

151次播放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非常高兴,今天我们又有这个机会来讲课,主题是『坛经辩讹』。

『六祖坛经』,其实六祖坛经这个算是论,菩萨的论;它取作经,其实当初的取法应该是六祖的一个论,一个论述,因为菩萨写的都不能叫经,佛讲的才能叫经。既然当初的名字是这样,我们就知道这个不是佛经的经,而是菩萨写的论,当初的名字取成这样子。那坛经里面其实有很多六祖的方便说,还有他的说法里面经常被误解、被曲解,曲解他的意思,把六祖的方便的意思当作究竟的意思,还有六祖里面含摄一个修道的过程,可是有人把它省略掉,当作六祖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等于说坛经其实里面是有一些地方要来说明,刚好借这个机会。

大家知道须深的事情吗?外道须深,在经典里面 佛有举出来说,外道须深他当时,释迦牟尼佛来成立僧团以后,因为身口意清净,法又是如理作意,让人真实解脱的,所以得到很多的供养,那外道就失去供养,外道为了要得到供养,他就派一个须深(利根的人),说:『你去看看人家瞿昙那里到底学什么法?你把它学过来,以后用他的东西来讲,我们就可以得供养。』他是用这种方式派须深去盗法,所以称为『盗密出家』。为了盗密而到世尊座下出家,他还有真的有出家喔!还真的是有归依,以外道的身份,可是为了盗法而真的出家,而表相上就依止。可是呢,在过程里面他心中还是认为,他们的禅定是解脱,因为外道就是世间法上他们就一直想要求解脱,是以禅定为他们修道的方法跟目标,以为那是解脱。所以他就问跟他一起的这个比丘,因为比丘说他已经『所作已办,梵行已立』嘛,那就表示他已经解脱。他就问他说:『你是因为证得初禅而解脱吗?』他说:『没有,不是!』『那你是证得二禅吗?三禅、四禅吗?』这比丘说:『不是。』他说:『那你没有正受得禅定,为什么你说你已经解脱?』因为外道不懂得佛法,所以认为一定要证得禅定。那这个比丘说:『没有,因为我是慧解脱。』这个时候须深觉得好奇怪,他就去问佛,问了佛以后,佛就跟他解释说:『他们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他不懂什么叫『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因为外道没有基本知见,所以外道里面没有解脱法,只有佛法里面有解脱法,大家一定要有这个观念:外道没有解脱法的,佛法中才有真正的二乘解脱,还有大乘佛菩提道,这整个是真正的究竟解脱。所以他问了 佛以后,佛就跟他说,佛当然知道他是盗密出家,佛怎么会不知道呢?可是祂就观察,观察他到底怎么样?他问 佛的时候,佛就告诉他这样子。那他不知道什么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佛就跟他解释十二因缘法,解释完以后,唉呀!这个须深终于断我见。解释十二因缘法断我见以后,『唉呀!』他终于知道说:『原来啊!』因为他已经证得禅定又断我见了,那是接近解脱啦,证了禅定又断我见就叫『接近解脱』,已经有三果的证量。所以他当时就觉得说『唉呀!』得了法以后,他马上跟 佛忏悔说『我是来盗法的。』得了法以后,因为他知道不对,差很远,他就承认他盗法,然后 佛就叫他忏悔,佛说你应该如何如何忏悔,你应该要见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的过失,见自己的过失要忏悔;佛就教他:『你该怎么怎么忏,这样子你未来世还是不失这个功德不失威仪。』须深就真的忏了。忏悔过后佛就告诉他:『凡是以盗法为目的,来盗得法的,把盗法所得拿出去讲的,都是要受地狱罪。』什么样的地狱罪呢?佛跟他譬喻说:『一个国王抓到一个小偷以后,把他绑在那里,早中晚每一餐都是三百矛这样打他,早上一百矛,中午一百矛,晚上一百矛』,问须深这样痛不痛?须深说:『一矛就很痛了,还三百矛』,佛就告诉他说:『如果是盗法所得,再把盗法的内容拿去跟外面讲,是比这个还痛苦。』那就是地狱罪嘛!

在经典里面佛有讲到一个不思议光菩萨的例子。不思议光菩萨他之前叫作绕财菩萨,另外跟一位贤天菩萨,两个都是开悟的。贤天菩萨的行止威仪都是很好,等于说绕财菩萨是跟著贤天菩萨一起修行,绕财菩萨有点想,他想修苦行,所以说:『好!我给你差遣好了!』他想要去除性障,所以说:『好!我让你差遣。』他就可以除自己的性障。就没想到他性障很重,因为他呢,就喜欢到这个聚落的地方去跟人家去攀缘啦,揽一堆事情啦,不好用功,他没有自己想要用功,可是喜欢到处去攀缘,去跟人家集会啦,找事情,就是说想去弄一些跟修道无关的事情;那么这样的话,这贤天菩萨就跟他呵责,说:『你不应该这样子啊!你不应该每天到市镇里面这样子去聚会,去揽这些事情进来啊!』那贤天菩萨呵责他,可是绕财菩萨就生气,就很生气,起瞋心,那贤天菩萨为了他好,因为同修道友嘛,为了他好,还是一样跟他劝,结果他不听以后起瞋,起瞋以后他就骂贤天菩萨,说贤天菩萨是这个,就像我们现在讲的说是,说是那个狗娘养的一样这样骂,说:『你是这个淫女生的』,淫女去偷男人生的,这个绕财菩萨就这样骂。这个不是我编的,这是经文里面就这样写啊,我讲出来都觉得说:『哇!真的是口业真的是太恶劣了。』这样来骂这个贤天菩萨,说他是淫女去偷男人生的,然后生出来以后不认识父母是谁,这样来毁谤贤天菩萨,结果因为他瞋心太重,又不懂得忏悔。那这个贤天菩萨,可是他骂贤天菩萨以后,他又没有离开他,他又跟著他,结果贤天菩萨说:『不行,这样不行!』他就等于说跟他弃舍,弃舍掉了。那因为这样子绕财菩萨这个时候舍报以后,就应该要生地狱的,因为这个口业很重,对不对?这无根毁谤菩萨欸!应该要生地狱的,结果贤天菩萨护念他,护念他没有让他下地狱,结果呢,因为这样子他就生到淫女的胎中去,这个绕财菩萨就九十一劫,九十一劫喔,这么长喔,都生到淫女的胎中,然后被丢弃在路上被狗咬去吃,九十一劫都是这样子生死,这么生死!被淫女所生丢弃以后,被狗去咬去吃。九十一劫有多长?一直到佛这一世来到人间以后,佛跟著众人看到有个婴儿在那儿被丢弃,然后佛知道他业已经尽了,九十一劫够长了吧?够长了!业已经尽了。善根,因为当时有善根嘛,所以经过佛的摄受以后,他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失了,知道自己有过失,经过佛说出他过往过失,所以后来,就是这个善根的关系就还是一样,就业尽了以后,结果佛就说他是不思议光菩萨,整个发光芒照射所有的随行的人,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你看那个贤天菩萨,就能够去摄受这位绕财菩萨,他还不用成佛。所以佛菩萨有没有能力摄受有情?有能力啊!

好!那我们就开始要来进入我们的课程了。那开始就是第一页。第一页《坛经辩讹》这里面,由他所说的第一品开始:这里面讲到,是因为《坛经》里面讲到,就是说,有人在问说:『犯四重五逆的人,是不是断善根?』,因为在《大般涅槃经》里面有说,《大般涅槃经》里面说:

『一阐提人,一阐提就表示他是断善根,断善根的人也是有佛性啊』;这个地方人家提出来问:『一阐提人是不是要断善根佛性呢?』这个里面呢,我们就来看看他解释的是什么?他说:

『这个人不管犯四重禁、做五逆罪、一阐提到人,他的如来藏清净不清净?还是清净嘛!听懂意思没有?这个叫不二法啊!所以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我们以向善说世间法来看,向善说常、无常,你告诉我佛性是常还是无常?种子起现行后的一切蕴处界常还是无常?好!无常对不对?可是祂的体性空性呢?常!所以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二』

这个地方呢,我们的辩讹是说:

『佛性非常,二乘入无余涅槃位,佛性不现前,但非断灭,故不断;菩萨不入无余涅槃,凡夫轮回不断,故佛性不断,非无常。』这是一个层面。

我们要讲这里有两个层面,要让大家了解;那另外一个层面呢?我要先说,再来解释这个层面。这个我在这里面辩讹的层面呢,讲的是真正的佛性,眼见佛性这个佛性;那么佛性跟见性呢?在《六祖坛经》里面所说的,他说的都是指众生的成佛之性,见到众生有那个成佛之性,《六祖坛经》里面讲的见性,不是指『眼见佛性』那个佛性。那我辩讹这个地方呢,讲的是这个眼见佛性的佛性。

我现在在另外一个层面,要告诉大家的是成佛之性,因为这个成佛之性讲完了,我们再来讲我括弧里面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讲的断善根人,一阐提人不断佛性,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所以为什么说一阐提人叫断善根又不断佛性?为什么叫断善根?一阐提就是指说,他犯了五逆十恶下了无间地狱,尤其是毁谤菩萨藏,违背法毗奈耶的,他因为这个罪很重;罪很重呢,他在地狱受的果报非常的长,长到你不可思议。你只要想一想就知道,我们欲界六天,我们只要知道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一直上去就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呢,他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五十年,他们的寿量是多少?五百岁。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很久?很久啊!可是它只是四天王天而已,还有三十三天更长啊!三十三天他一天等于是人间的一百年,一两倍嘛,都乘以二。那么你看欲界六天享福的日子那么长,那地狱的寿量是更长,更长喔,比这更长,让你真的不知道多久,不可数。那么一到无间地狱去受的时候,这个罪很长很长,因为在地狱里面一直受罪,根本没有一刹那让你去思善法,没有一刹那让你去听闻正法,没有一刹那让你可以忏悔,因为每一刹那都在受苦。就像我刚刚举的 佛说须深盗法这个事,佛跟须深说:『盗法者将盗法所得向他人说,所受的罪,就比那个每日一日三次受一百矛,三百矛那个痛苦还痛』,这个是真的想象不到,一矛刺下去你应该痛很久了,何况一次三百矛。所以呢,我们可以讲,在地狱里面是每一刹那都在受苦,没有一刹那让你觉得说可以喘息一下。那么这么长劫的恶报受完以后,不是马上回到人间,还要回到饿鬼道、畜生道,最后才回到人间。可是这样长的时劫,这中间完全没有一个机会,让他再长养善根,完全没有!那么一到人间来以后,一听到正法又开始毁谤,因为没有机会让他转变嘛,所以那种当初毁谤的习气还在不在?(还在)还在呀!所以一听到正法又不高兴,又开始心里起瞋以后开始毁谤,那么一毁谤当然又要去受这个恶业果报。那么这样子回到人间又谤正法,又回去,或说到人间又造五逆七恶,应该说是七逆五恶,七逆五逆这些重罪,那才会说这样的人叫断善根。意思是说,他的善根什么时候才能长养起来?才叫断善根,善根没有长养的机会了,没有了。因为我们在人间,我们学戒以后懂得忏悔对不对?(对!)纵然说在人间,你受菩萨戒,可是不小心跟著人家去犯了所谓的这个十重,虽然很重,可是你懂得忏悔;虽然懂得忏悔,可是没有见好相,懂得忏悔还可以再受戒呀!菩萨戒可以再受戒,因为这样的功德,你虽然犯十重没有见好相,还是有地狱业,可是很快回到人间。等于说这种善法益,可以护持你、摄受你,在地狱的果报快速结束;犯了十重虽然是地狱业,忏悔没有见好相,还是可以受菩萨戒。在这一世里面,那地狱业不能免啦,因为这是戒罪嘛!所以呢,可是因为你这样,你的再受菩萨戒的功德、忏悔的功德,增长善法益,那么这样的话就不会像断善根人那样子。所以为什么说学戒的功德不可思议,受菩萨戒、学戒功德不可思议。但是就是大家因为学戒,可以避免去犯这个重戒,经常亲近善知识学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修学态度都正确,就不会犯这些过失。

我们刚刚讲断善根人为什么说没有断佛性?因为他虽然一直在地狱里面,到人间这样子,可是他未来有一天碰到善知识,碰到他有缘善知识摄受他以后,他仍然可以继续长养他的善根,继续长养善根以后,那将来还是有修学佛道的机会。所以这个提婆达多,虽然他在佛世对 佛所做的种种出佛身血,对不对?破和合僧他都做了,可是他受 佛护念,佛还是说他可以成佛,虽然提婆达多是成为一阐提人,佛还是说,这个未来还是可以成佛啊!为什么?因为这个果报尽了以后,佛摄受他;佛摄受他以后,将来还是一样可以在,因为他的功德很大嘛!因为他佛世的时候,故意来示现这样的过失,让众生知道这过失很重,会生到地狱业去,对众生的警示很重要,这种警觉说:『不应该随便这样犯过失。』所以受 佛所摄受。那虽然当时是属于一阐提人断善根,可以 佛还是说:『他未来可以成佛!』为什么?因为他不是因为在地狱里面就结束了,就灭了,他不可能在地狱灭嘛;如果在地狱灭,表示他在地狱可以解脱啊!那不用害怕啊,因为可以解脱嘛!因为他这个果报总有尽的时候,尽的时候他终究还可以去到他该去的地方,依照他果报尽了以后,所仅存的这些内容是到哪一道去,最后还是回到人间来,那只要受到善知识摄受,继续修学,继续修学,那么还是有成佛的时候。最重要还是因为,为什么会轮回不能断?到地狱不能结束?就是因为有一个不生不灭的金刚心如来藏嘛!因为这个心永远不会灭嘛!这个心本来就具足了能够成佛的功德。虽然这个犯过失的本身是这个人的五阴,所犯的这些严重的恶业,一直让他不能脱离三恶道;可是还是由如来藏去成就他三恶道的果报嘛,果报有尽的时候啊。为什么?因为如来藏无尽嘛!对不对?有一个无尽的法,所以果报必然有尽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可能大家都成佛了。祂一阐提人要受的恶业有多久?你都难以想象啊!因为我们的努力修学是三大阿僧祇劫,可以他的恶业果报是没办法数的,没办法数的。所以我们才说,今天我们也是要劝这个刘灿梁(梁),以及跟他随学的人,要重视这个,重视这个未来世,这个不可数的这个恶业果报,比起你现在规规矩矩来修学三大阿僧祇劫是长很多,你规规矩矩来修学还是三大阿僧祇劫,数得出来嘛!三大阿僧祇劫。

所以等于讲说,一阐提人虽然断善根,可以佛性不断,他不是因为这样所以未来就不能成佛,这个指说众生的成佛之性,这个叫作我们说的、《坛经》里面说的、以及 佛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说的一阐提人,他仍然没有断佛性,就是指这个意思。

可是在这呢?这个意思就是说,他讲说(经文)『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他的解释,他解释说:『种子起现行以后呢,是无常,可是呢,祂的体性是指如来藏的体性是空性,所以是常。』这样子解释成这个佛性非常、非无常。不知道大家懂不懂?看起来好像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我们刚刚已经知道,一阐提人为什么说他没有断佛性?大家已经了解,对不对?是因为这个道理。

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用我们所谓的真正的眼见佛性,这个佛性来解释『佛性非常,非无常』,你就听了知道说:『唉呀!在善知识座下学的法,讲出来的就是如理啊!』让你听起来觉得说:『这个道理像是通的。』你听得懂我在讲什么,那么我们这里说的就是辩讹:

佛性为什么非常?非常的道理是什么?真如佛性并不是一法,真如不等于佛性,不能说明心就是见性,应该这么讲:『明心』是亲证如来藏心体,『见性』是眼见佛性,这是两个法。两个法是两个证量:一个是明心的证量,一个是眼见佛性的证量;这个跟我们刚刚说众生皆有成佛之性,那个不一样喔!大家要先知道,那个我刚解释过,对不对?现在讲的是真如佛性,这两个以你亲证的证量来说,明心不等于见性,真如不等于佛性;真如,明心所悟的这个心体,这是所悟的这个心体本来无生,悟的这个心体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样的体性。可是佛性呢,是能够以你的肉眼亲自见到清净无染的佛性,以你的肉眼亲自见到,亲自见到以后,同时是能够在无情上面见到自己的佛性,有情身上可见,无情上面也可见哪!可是如果说以刘灿梁(梁)来解释的话,他就没有办法在无情上解释说,为什么可以在无情上面见到自己的佛性?对不对?他既然说一切众生都有成佛之性,那只能看到有情啊!可以我们要说:『眼见佛性,你要在无情上面也见到自己的佛性;可是,不是说你的佛性在无情上面的。』不是!这是现量,亲自所证的关系。那么因为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知道说:明心是证得这个心体;眼见佛性,见性是证得这个心清净的法性。清净的法性在十八界法中见到,祂真的在,有真实的法性在运行。不是这个刘灿梁(梁)所说:『祂是空啊,祂体性是空啊!』好像觉得祂是没有,什么都没有。以刘灿梁(梁)的解释呢,只有种子起现行啊!如来藏是空,是什么都没有的,他的概念只有这个。但是我们说:『不是!如来藏真实有,有真实法性,祂是不空的,种子本来是空的,因为种子是要藉因藉缘才能现起啊!所以种子本身的现起,不是如来藏的不空。』这个观念大家一定要知道,如来藏所含藏的十八界的种子,不是如来藏的不空啊!如来藏本来就有不空的佛性,本来就有真实如如不空的佛性,祂是真空妙有,真的空是祂真的有这样一个无我的:人无我、法无我的空性,真实不虚的佛性啊!可以刘灿梁(梁)都说:『是因为种子起现行,所以如来藏不空』,这是颠倒!所以从这一点也可以证明他是悟错了!他完全没有开悟,知见上错误。

那我们先说,我这里讲的说『佛性非常』是什么?就说我们二乘人他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对不对?对!入无余涅槃我们说他不是断灭,为什么不是断灭?五阴十八界不再现行了,为什么不是断灭?因为怎样?还有如来藏祂本来就不生不灭嘛!对不对?如来藏独存,不再出生五阴十八界了,我们称这个叫无余涅槃。祂不再出生三界有,祂本身独自的一个心体的状态,称为无余涅槃。那么这个时候,请问这个时候有没有真如佛性?有没有真如佛性?在无余涅槃位有没有真如佛性?(有的答有,有的答没有)一边有,一边没有,怎么办?有还是没有?唉呀!听我说你就会知道,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你说有?你的有是什么?好!我们说,心体本来不生不灭,对不对?然后呢,五阴十八界都不再现前了,请问佛性有现前吗?(没有)对!所以无余涅槃位佛性不现前,知道这个道理吗?所以表示说,真如佛性不能唯一啊!如果说真如佛性是一的话,那么入无余涅槃还有佛性,表示什么?还有法现前啊!那怎么可以叫涅槃呢?懂吗?(懂啦)懂!所以呢,如果说还有法现前的话,那永远不能入无余涅槃。因为什么?因为你这个五阴十八界一直要现行,可是五阴十八界现行不是佛性哪!大家知道,佛法现前,一定要有五阴十八界才有佛法现前。大家知道《法华经》里面讲的大通智胜如来,成佛的时候坐道场,坐多久?(十劫)十劫坐道场,不成佛道耶!为什么?因为佛性没有现前啊!没有眼见佛性啊!眼见佛性以后,才能够成就最后究竟的成所作智。所以呢,明心跟见性不是一法,大家知道吗?是两法。还有知道说,明了心是知道这个心体,见了性不是在七住位,是在十住位见性,而且呢,它是有一个证量,你一定是从七住位到十住位,中间一定有所修所断,有个证量,应该有的福德,你才有可能到十住位的眼见佛性,那个时候的智慧是不一样的,成就如幻观哪!成就如幻观,是在见性的当下成就如幻观,就知道说,『唉呀!原来明心跟见性不是同一个。』但是却是由这个心体,你知道明心是这个心体的法,见性是知道这个心体本身祂有一个这么清净的这个法性,是真实被你领受、现量所证。所以呢,『佛性非常』是指说:二乘人一旦入无余涅槃,心体不灭,佛性不现前嘛!所以才说祂非常。可以有没有断?没有断啊!非常不代表祂断喔!为什么?因为他将来,他将来只要这个种子,大乘法的种子,在持续的这个一念再入胎到人间来的时候,一样啊,没有断,为什么?因为祂还是一样,这个佛性是祂本来具足的法嘛!只是说没有现前而已,才说祂非常,不是祂这样叫断,所以才叫不断啊!知道说:『欸!佛性不现前那怎么叫不断。』你懂个意思吗?是因为祂不是断灭没有那种断,而是祂本来就这个心体本来就具足了佛性,可是因为五阴十八界不现前,那佛性有没有断?没断!可是祂非常,对不对?(对)懂这个道理吗?所以为什么非常又不断?那我是不是在绕口令?没有!是这个道理大家要懂喔。所以学佛一定要把这个道理弄清楚,你才会知道说,为什么菩萨见道有分明心跟见性两法?你如果真的明心又见性,你就知道说:『啊!没有错,我知道了,明心是明心,见性是见性,两个法不一样,智慧不一样啊!』因为我们,我本身这个路是真正走过来了,我不是想象的。不是想像说:『啊!善知识有说见性,所以应该有见性。』我不是想像的,是真正的亲自经历过那样一个现量证见,亲自经历过。

所以说,第一个『佛性非常』,因为二乘人入无余涅槃位,五阴十八界都没有现前啊!对不对?找不到祂啦!因为佛法现前就可以找得到祂,可以入无余涅槃位诸佛找不到祂,因为没有佛法,没有一尊佛说,可以找到一个入无余涅槃的阿罗汉的如来藏在哪里?找不到!因为没有佛法现前啊!如果说哪一尊佛说,祂找得到入无余涅槃位如来藏,那就是什么?那就表示祂没有入无余涅槃,还有法现前,对不对?那表示这里有问题,有问题,这里矛盾,对不对?所以你知道佛法里面的理不能前后矛盾喔!你知道我们在讲课的时候,说法的时候,你会发现到我们没有前后矛盾,道理是在哪里?因为这样所以这样,不是随便讲讲的,不是随便讲说:『因为祂是空性嘛』,然后呢,『这个五阴十八界无常嘛,所以叫非常非无常』。这样是什么?什么一个理呀?不知道,他是不知道的;基本上刘灿梁(梁)不知道这个理在哪里?因为他既没有明心又没有见性,他是悟错了,他对法是不清楚的,因为他盗法所得嘛;盗法所得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不知道我们所证是什么?所以呢,第一个大家知道了,知道说,『佛性非常』的意思是什么。

第二个菩萨不入无余涅槃,凡夫轮回不断,佛性不断,非无常。『佛性非无常』意思是什么?菩萨入不入无余涅槃?请问大家!(不入)对!菩萨入无余涅槃就不能成佛,对不对?(对)既然菩萨不入无余涅槃,那么祂有佛法不现前的时候吗?(没有)对!没有。因为当你回答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道理是什么,对不对?记得,学佛法一定要把道理弄通,不是在事相上随便看一看而已,因为你知道吗?这一个佛法核心的理体,大家要弄懂不是短时间的事情;可是我们藉这个机会来给你解说,你就可以知道说:『哦!原来这个理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