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的电视弘法节目。在上一集中我们已经讲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样的道理。各位听完以后,一定会觉得:我明明可以看见海水、海浪这样的关系,那为什么我没办法知道如来藏与五阴的关系呢?因为你没有证得如来藏。
你能够很清楚看见海水与海浪的关系,是因为你看见了海水;你不了解五阴与如来藏的关系,因为你只看到了五阴,你没有证得如来藏,所以你被五阴所遮盖;所以为什么叫五阴,因为它会遮盖了实相。也就是说,五阴有个真实相,因为它会遮盖了真实相,所以才叫作阴。所以这五种阴它会遮盖你,没办法去看见如来藏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五蕴,五蕴指的就是聚集而成,指的就是无常;因为为了要表明五蕴是无常,所以用五蕴来说明,也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聚合,用五蕴来说。但是,我们如果用实相的道理来看,因为这五蕴会遮盖你看见生命的实相,所以我们才叫作阴。这样子非一非异的道理,你已经知道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下一段:“舍利子!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到底在讲什么呢?明明是诸法空相,但是为什么不生不灭呢?很多人就看到诸法空相,就又用“缘起性空”来说了,但是缘起性空怎么可以说不生不灭呢?缘起性空就是因缘和合,因缘和合所以缘灭那就终归于空;但是因缘和合它就生了,因为生有个名称,叫作因缘和合。所以只要你讲缘起性空,一定有生,但是终归于空,一定是灭,所以你不能说缘起性空就是不生不灭。
不生不灭在讲什么?就是从来没有生过,既然从来没有生过,就一定不会有灭。但是这个不生不灭,它只是一个现象,也就是说,一个东西它在表达这个东西的现象的时候,一定要有个本体;讲不生,一定要有个东西不生,讲不灭,一定要有个东西不灭;如果都没有东西,你如何说这个东西不生不灭呢?譬如说你讲“脏了”,一定要有个标的,手脏了或者是什么东西脏了,这个脏才能成立。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形容词,这个一个现象——脏这个现象,一定要依附有个本体,这个本体一定要存在,这个脏才能成立。所以同样的道理,不生不灭这只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同样要依于有个不生不灭的本体,也就是如来藏,这里讲的绝对不是缘起性空。
那“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同样都是在讲如来藏的体性,所以龙树菩萨就提出了一个,依于如来藏提出了:“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不生不灭”已经讲了。因为如来藏从来没有生过,因为本来常住,众生都有如来藏,在你还没有出生之前,如来藏就存在了,所以说祂无生;当你死了,祂也没死,祂又到未来世去,所以从来没有灭过。
再来说“不常亦不断”。因为如来藏虽然常住,祂因为受到六识的熏习污染,所以祂含藏了业种,这些业种它会产生变化,但是这些业种,因会产生变化,所以你不能说祂是常。也就是说,如来藏的本体里面有业种的原因,所以你不能说祂是常;但是也不能说祂会断灭,因为如来藏常住,祂是不可断灭的,既然是不生不灭,怎么可以说祂是断呢?所以如来藏就有这样的中道性。
“不一亦不异”前面已经讲过了,那“不来不去”。既然如来藏没有所谓的来,虽然你说:“祂有投胎,祂一下子来欲界,一下子又跑到色界去,一下子跑到地狱,明明有来去,你为什么说祂不去?”不是这样子,因为每个人都在如来藏中过活,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看起来说“我有投胎到哪里”,那事实上不是投胎,你所看到的好像是投胎,其实不是;因为你都在如来藏的当中在生灭变化,所以如来藏没有所谓说跑到三界中的哪一个地方去,所以没有所谓来去,因为没有生灭。那你又在如来藏中存活,既然我的五阴都在如来藏里面变化,哪有来去!
所以在中道里面讲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不依如来藏来说,这个不生亦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都绝对没有办法讲得通。缘起性空是没办法解释这一段的,所以才有人讲,“空是在讲性空唯名”,因为没有这个东西,世间法上找不到这个东西,它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性空唯名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名称,没有这个东西。事实上不是没有这个东西,性空唯名我们等一下再来说。
接下来我们来讲下一段:【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一段到底在讲什么?各位看看,“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就是如来藏里面没有五阴。再来讲,说无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说没有五阴这样的境界;虽然五阴是在如来藏中存活,但是祂从来没有受想行识这样的境界出现,也没有眼耳鼻舌身,乃至说没有老死,亦无老死尽,也就是没有五阴十八界这样的境界;也没有四圣谛,也没有智慧这样的一个境界,也从来没有得到任何一法。这样说来,就是在讲什么?无余涅槃的境界。也就是说,阿罗汉把五阴十八界灭掉,是不是就是这个境界呢?无色受想行识,因为把五阴十八界灭掉了,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阿罗汉把智慧都灭了。阿罗汉证得十智,所以说阿罗汉要怎么样?灰身泯智,五阴就是他的身,那把他所证得的智慧全部灭除;所以我们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其实就是灰身泯智。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这一段话是在讲如来藏的自住境界,也就是无余涅槃这个境界。阿罗汉因为把五阴十八界全部灭掉,把他的智慧灭掉以后,就进入了无余涅槃,所以这一段话在讲的,就是无余涅槃的境界。
有些人就讲说它是性空唯名,为什么要讲性空唯名?因为都没有嘛,五阴十八界全部都没有了,所以他难以想象,所以他就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如果一切法都是性空唯名,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实际,那学佛就变成戏论。也就是说,如果性空唯名这样的说法能够成立的话,那学佛就变成戏论了,也就是《心经》里面讲的空变成是戏论了。所以,性空唯名这样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接下来我们来讲,既然讲“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一切都是空,但是真的都没有吗?我们来看看龙树菩萨怎么说:“究竟道者,所谓诸法实相”,叫作“毕竟空”。龙树菩萨讲的毕竟空,有人就说它叫性空唯名,实际上不是;龙树菩萨讲的毕竟空,其实是在讲诸法的实相。
什么是诸法的实相?诸法就是五阴十八界,五阴十八界的真实相是什么?就是从无余涅槃这样的境界出现的。无余涅槃的真实相是什么?就是毕竟空。所以诸法的实相是什么?祂当然是毕竟空,因为一切法都从如来藏来。大家因为不知道有个如来藏,以为这个世间法都是真实的,所以他只知道缘起性空,因为他在世间所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生、因缘灭,也就是没有一法不会坏灭。但是从证得如来藏的菩萨的观点来看,一切法都从如来藏中出生,所以他就看见了诸法的实相;所以证得如来藏的人,他说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因为一切法都汇归于如来藏,因为如来藏从来没有出生,也从来没有灭。
想想看,你的五阴如果说灭了就没有了,你要说灭就表示灭了以后没有了,但是你的五阴为什么又能出生呢?你在未来世当中是不是又出生了五阴?如果说它是灭了,那你如何在未来世当中又出生呢?所以表示你的五阴是没有灭的,如果你的五阴是灭了,那未来世不应当再出生五阴。所以说,对于证得如来藏的人,他知道五阴的真实相,所以他对于五阴的看法,就是不生不灭。因为有个如来藏,所以你的五阴才可以不断地在六道当中,不断地出生五阴而不会断灭,这就是诸法的实相。但是说祂毕竟空,是因为祂没有五阴十八界的境界,祂从来没有在六尘万法上起分别;不管你的智慧有多高,在世间法上的智慧有多高,你证得什么样的智慧,祂都一律不会去得到这样的法,所以说无一法可得,叫作毕竟空。但是毕竟空指的就是如来藏的实体,所以说祂叫作诸法的实相。
再来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想想看这一段话在讲什么?
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无所得的如来藏,所以菩萨就依于这样的一个波罗蜜多,也就是说,因为你证得了这一个无所得的心,你就有了般若;也就是说,当你有了般若,你才可以渡到彼岸,你依于这个渡到彼岸。因为彼岸从来无有挂碍,那心无挂碍,当你转依如来藏,知道如来藏的体性以后,你也开始无所挂碍;因为无有挂碍的缘故,你当然没有恐怖。所以你对于世间五阴的执着,就叫作颠倒梦想;你开始远离了对世间五阴的执着,所以你就可以究竟涅槃。涅槃就是圆满而寂静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开始不会起烦恼了,你把烦恼都灭掉了,所以祂叫圆满而寂静。接下来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你一定要有般若,依于这样的般若,你最后成佛了。所以,一个人一定要证得如来藏,他才能够成佛,没有证得如来藏,就没有般若;所以如果说一个人想成佛,他一定要证得如来藏。
把《心经》讲完了以后,我们都知道《心经》是在依如来藏而说,但是就有人主张说:不必证得如来藏亦可契会甚深般若。我们来看看这样子的主张到底对不对。
我们先来说,到底什么是般若。般若其实指的是智慧,如果从中文翻译来讲,你是很难看出来到底为什么般若会翻成智慧。在世间人来看,所谓的智慧是什么?就是你很会读书,你对于物理、数学你可以很容易地去理解,数学你很容易去演算它,这个物理你很容易去理解,我们就说这个人是有智慧的。所以我们讲这个人有智慧,其实主要在什么?就是他很会读书,很会读书,这个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所以世间人在看的,就是他读到博士,就很有智慧。当然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说:“我虽然书没读什么,但是我在世间法上处理的智慧也很高啊,我世间法可以处理得很好,所以也很有智慧。”所以也有IQ也有EQ。但是这样的智慧都不是我们在佛法讲的智慧。
为什么不直接说般若就是智慧?为什么要把它翻成般若?因为般若没办法完全把它翻成智慧,如果要翻成智慧,还要加上“实相的智慧”,也就是说你必须有生命实相的智慧,也就是说,你必须证得如来藏的人,才有这样的智慧。如果没有证得如来藏,你就生不起这样的智慧;因为你没有证得如来藏,你不能解脱,你不能灭苦,不能灭苦怎么说有智慧呢?因为般若可以灭苦,所以一定是说,你可以得到解脱,有解脱的果德,所以你才能说你有般若。
但是般若有好几个层次。譬如说,刚证得如来藏的人,他有总相智;继续修行以后,又有别相智。那什么是总相智,什么是别相智呢?我们来说什么是总相,我举一个世间法的例子:譬如说你看到了颜色,颜色有青黄赤白,黄色是一种总相;鹅黄色、淡黄色等等,这些把它分门别类开来的,就叫别相。也就是总相是黄,但是在这个黄上面,还分成好几个类别,所以就有总相跟别相的分别。同样的,当你找到了如来藏以后,你可以看见如来藏的种种体性,这时候你先有了总相,然后再去观察。我打个比方,当你看见一部车子的时候,其实你看到的是车子的外观,所以你有看到了车子的总相;但是你跑到车子的里面去,你就可以看到车子的种种里面的,譬如说有音响、有方向盘等等,你就有这个车子的别相的观察。同样的,如来藏——当你证得如来藏以后,你就可以对于如来藏的种种体性去详细观察,然后因为这样的观察,而产生了智慧;所以一个人当他证得了总相以后,他就开始熏习了别相的智慧。
但是有了别相的智慧还是不够,因为如来藏含藏了一切三界法的种子,所以你就要开始去了解这些三界法的种子,到底跟如来藏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我在三界中为什么会投出了这样的一个形像呢?我为什么会堕到地狱里面去呢?我为什么会生到天界呢?我为什么会在六道轮回里面呢?所以你就依于这样的了解,去改变如来藏的种子;但是你要改变如来藏的种子,你就是必须去了解“我这些种子,到底我怎么样能够让它投出来呢如我所愿?”这样子你才说你有种子的智慧。
但是只有种子的智慧还不够,我们了解了这些种子的时候,还要了解到究竟;也就是说,有了种子的智慧,还要有一切种智的智慧。也就是说,对于如来藏里面所含藏的一切种子,你要究竟了知,如果你不究竟了知,你就不能说你是成佛;因为佛没有无明,只要你对里面的种子有所不知,你就不是佛。
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般若函盖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就是总相智跟别相智;第二个就是道种智,也就是初地菩萨到等觉位的道种智,其实也函盖般若当中;那再来说,佛就是一切种智。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证得如来藏,他说可以契会甚深般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般若必须从如来藏来,所以没有证得如来藏,都没有般若了,怎么可能说可以契会甚深般若?甚深般若一定最少也要到地上菩萨,才有可能契会。所以这样的主张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他没有证得如来藏,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
今天因为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收看!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