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电视弘法节目。这个单元要讲的主题是:略说十二处。在上个单元已经讲完了五蕴,这个单元要讲的是十二处;讲完十二处以后,要讲的是十八界。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又简称蕴处界。在讲十二处之前,我们先来瞭解一下,蕴处界对于修学佛法到底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在佛法当中,有三种菩提要修证:第一个是声闻菩提,第二个是缘觉菩提,第三个是佛菩提。也就是说,佛法总共有三种菩提。那这三种菩提跟蕴处界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先来说明声闻菩提。为什么证声闻菩提要瞭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呢?在 佛的开示当中,声闻菩提总共施设了四种果位:第一种是〔初果〕须陀洹;第二种也就是二果,二果是斯陀含;三果是阿那含;四果是阿罗汉。在这四个果位当中,初果是入门,四果是究竟;也就是说,声闻菩提的究竟果是阿罗汉果。但是要证阿罗汉果前,一定要先证得初果;也就是说,初果它是求证声闻菩提究竟果的入门,没有证得初果,是不可能证得阿罗汉果的。这个我们后面会再说明。
我们先来看看,既然修证声闻菩提要先证初果,那我们来看,到底证初果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瞭解〕蕴处界跟证初果有重大的关系呢?我们来看所谓须陀洹,他是断了三缚结者;断三缚结以后就说他证得声闻初果。断三缚结也就是断了身见〔我见〕、戒禁取见跟疑见;而只要断了身见,疑见、戒禁取见也就跟着断了。那什么样是断身见的人呢?也就是说,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当中的一部分或者把这全部当成真实的我,这样的见解叫作我见;而只要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否定,不再执著它〔蕴处界〕是真实的我;有了这样的见解,还要相信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虚妄,把它灭掉以后不是断灭空(也就是说还有个涅槃〔本际独存〕);那这样的人就叫作证初果,也就是说他在见解上已经断了我见。
刚刚已经提到,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当成真实不灭的我,这样的见解就叫作我见,而要证初果一定要断我见;那不就是说,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你必须完全瞭解,你才能断我见?所以说,瞭解蕴处界对声闻菩提是很重要的;若不瞭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是不可能断掉我见的。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证得阿罗汉果,一定要先瞭解蕴处界的内涵。
讲完了蕴处界对声闻菩提的重要性,接下来要讲缘觉菩提。什么是缘觉菩提呢?也就是说,借由观察十因缘跟十二因缘法,然后经过这样的观行以后,〔依序〕证得缘觉果(辟支佛果)〔编按:若出于无佛之世则称为辟支佛果〕。那缘觉菩提到底有没有谈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呢?我们来看看十二因缘里面的内涵,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就是这十二个因缘。但是从这十二个因缘来看,里面似没有一个缘是讲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但是重要的不是在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名相,也就是说,到底在十二因缘的观行当中,有没有观行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
我们来看看五蕴〔五阴〕——在十二因缘里面,当中到底有哪一个缘是提到五蕴的。我们来看名色,名色的“名”指的是受、想、行、识,也就是心法,就是四阴(五阴中的四个阴);那“色”就是色法,合名色就是五阴。也就是说在缘觉菩提当中,确实是有提到五阴的。再来,十二处呢?十二处其实主要就是六入,因为六入要依于十二处才能出生。六入是个现象,因为有了十二处,才出现了六入这个现象,所以十二处有的时候又称为六入处。所以事实上,缘觉菩提也必须要瞭解十二处的内涵。再来,到底有没有讲到十八界呢?十八界所函盖的范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刚刚十二处讲到的是六根、六尘,而在六根、六尘以外还有一个“六识”。但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名色〔支〕前面那个缘—识〔支〕,就是〔识阴〕六个识;这表示说有十八界的观行——在缘觉菩提也是要观行十八界的。
这样子看来,〔瞭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对于证得缘觉菩提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瞭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你是不可能证得缘觉菩提的。
接下来说,到底〔瞭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对于证得佛菩提有什么重要性呢?许多人在修学佛法当中,他说他是在修学大乘法,也说他是禅宗的弟子,但是从他所修学的法门,还有他所说的内涵当中可知,其实他是落在我见当中的。譬如他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真心;事实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识阴跟想阴,也就是他落在我见当中而他不知道。或打坐坐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的境界仍然是识阴跟想阴的境界,也就是说,他们都是落在我见当中而不知道。那为什么自称是修学大乘佛法,但是却落在我见而不知道呢?就是因为他不瞭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所以,想要修学大乘菩提,一定要瞭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
或许你会讲说:禅宗也是修学大乘啊,禅宗到底真的须要瞭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吗?我们来看看,禅宗的祖师他要证的不是五阴,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也不是要打坐坐到一念不生,他所要证的是如来藏;也就是说,证如来藏是修学佛菩提的根本。但是要证如来藏,一定要先瞭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你才不会落入(掉入)了我见当中还不知道。禅宗的祖师经常会对他的弟子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往上一步,百尺竿头(已经站在了百尺竿头)你再往前一步,岂不是就掉下来了?不就死掉了?事实上,禅宗祖师就是要叫你“自杀”,但是这个自杀不是叫你真正的(我们所认知的)自杀;也就是说,因为你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当成真我了,他要让你这个我见死掉。所以,你在百尺竿头上面,其实还是掉在我见当中;他要你往前一步,就是要让五蕴我死掉;这个五蕴我不死掉,你就无法证得佛菩提,也就是开悟明心。所以,从禅宗祖师的开示来看,你还是要瞭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
简单地说完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对于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的重要性,到这里已经讲完了。或许你会有个问题说:佛法果真只有三种菩提吗?不是还有其他的菩提吗?或许你会听说还有其他的菩提,但是如果你在三乘菩提当中,又听到还有人施设了别的菩提,那么他就是不瞭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而去施设的。
或许你会讲:那什么是菩提?菩提就是觉,觉就是觉悟。觉悟一定要有个标的,你觉悟了什么才叫作菩提?觉悟是要靠智慧,也就是说你要证声闻菩提,当然是要有觉悟;那证声闻菩提觉悟了什么?就是说,你对于出离三界这个法,你已经觉悟了。如果说你是证得〔声闻〕究竟果(阿罗汉果)的人,那么你就是完全的觉悟了出离三界之法;也就是说,你已经有了出离三界法的智慧。菩提对于解脱道来说,它就是跟解脱有关;如果菩提跟解脱无关,那就不能说是菩提。佛菩提仍然跟解脱有关,但是它的根本〔最终目标〕是要成佛,它的根本是要证悟如来藏。也就是说,菩提一定跟解脱或跟成佛有关;如果你听到的菩提,是在三乘菩提之外施设的菩提,那么它是无法令你证得任何出离三界之法,也不可能是使人成佛的法,那么它就不是菩提。
佛法中的名相,经常有人拿去误用,把它套在世间法当中,久而久之就积非成是。也就是说,菩提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在佛法的真实义中其实有它的内涵;但是因为〔有人〕不瞭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也不知道什么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也不知道什么是佛菩提,所以就把这个“菩提”〔一词〕用在世间法上面,久而久之积非成是,真正的三乘菩提就这样子被消灭掉了。其实这是在佛法的流传当中所产生的最大危机。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佛法当中有个很重要的法,它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是有相当重要的关系,这个法叫作“三法印”。讲三法印之前,我们先来讲什么叫作法印。“法印”就是说,要来印定你所说的法;你所证的法是不是正确的,就是要靠这三个法来印定。那这三个法的内涵是什么呢?为什么它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来看看三法印的内涵,第一个法叫作诸行无常,第二个法叫诸法无我,第三个法叫作涅槃寂静。
我们先来看诸行无常,这“行”的范围是什么?行,就是在空间、时间上有变化的都叫作行。一个人的身口意行都是行,而一个人的身口意行都离不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也就是说,诸行无常指的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无常;如果你所说的法不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无常”的法,那么你就不合乎这个法印。
这三法印的第二个叫作诸法无我。也就是说,你是不是掉在我见当中呢?那就用这个法来印定。也就是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个“诸法”函盖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里没有一个法是真实我;如果你说的不是这样,那么你说的法就是错误的,用这个法〔诸法无我〕来印定就知道是错误的。
但是,如果说世间法总共函盖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无常,那人死了以后不就没有了吗?所以还须要有个法,也就是说祂必是永不灭的法,才叫作涅槃寂静;涅槃寂静,祂不生不灭。那什么叫作寂静?如果说你证的心能分别六尘,那就不能叫作寂静了。寂静就是说从来不分别六尘;既然不分别六尘,当然是绝对的寂静,故涅槃是不生不灭的。〔编按:阿罗汉灭尽蕴处界入无余涅槃后,无余涅槃即是绝对寂静的本际第八识独存;而一切胜义菩萨皆已亲证这本自寂静的常住涅槃心。〕
所以,要用这三个法来印定你说的法是不是正确的。你也就可以瞭解到,如果你要用这三个法来印定“法”正不正确,而你如果不瞭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那你如何去印定呢?
在佛法中,证佛法前讲究的就是闻、思、修慧。一个人在〔正确〕听闻佛法以后,他有了闻慧;但是他这个闻慧,可能在过了一个月都没有去思惟它以后,他就忘了;所以在听闻以后,还要去〔如理〕思惟整理,那就变成思慧。但是,你思惟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呢?那你要去作观行。当你观行完以后,还要去印定证明,证明(我听闻以后、思惟以后的这个道理,我用观行的方式来证明)它是正确的。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说“我能证明我说的法是正确的”,但是一定要再拿三法印来印定。也就是说,如果你所闻思修证的这个法不符合三法印的内涵,那么你所证的法就是错误的,你所说的法、你所思惟出来的法就是错误的。所以,从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瞭解到说,瞭解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事实上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讲完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讲解十二处。
十二处,我们先来讲“处”。处是处所,处所都有个作用。也就是说,譬如房子,房子是个处所,这个处所可以〔让人〕住在里面;火车也是个处所,火车站也是个处所,它都有个作用。那这十二处,这些“处”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前面在讲缘觉菩提的时候有讲到六入,也就是说,十二处其实就是六入生起的处所,也就是说“处”有“生〔缘〕”的意涵在里面;但是它不单是只有六入生起的处所,也就是说,六入就是六尘要进入,让你的觉知心来分别(也就是说让六尘入于觉知心当中),那这个处所呢,就是觉知心生起的处所。
简单地说完了“处”。再来讲,那十二处表示有十二个处所,十二个处所指的是哪十二处呢?就是六根、六尘。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首先我们来讲六根,再来讲六尘。六根,正常人都有六根:前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它是物质之法,所以叫作有色根;〔第六根〕意根祂不是有色根,祂不是物质之法,祂是无色根,也就是说祂是心。那五根到底有什么样的功能?事实上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眼根它是接触色尘的器官;也就是说,眼根是要用来接受外面山河大地等这些影像的器官。那耳根呢?因为外面的世界有声音(有各种不同的声音),耳根就是要接收声尘的器官;鼻根就是要接收香尘的器官;舌根就是要接收味尘的器官;身根就是要接收触尘的器官。
讲完了这前五根,时间也到了。在下一集当中,我们还会对五根的内涵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
阿弥陀佛!
※本文稿系依《正觉电子报》连载之弘法视频文字稿置换,详情请见《正觉电子报》第135期〈弘法视频文字稿连载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