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二篇 第六章 体究念佛 第三节1~6目
第三节 体究念佛的方法和应有之知见
第一目:体究念佛的方法--思惟观
礼究的人,要向自己心中去体会,深究“念佛者是谁”?或者去探究,如何是“归命无量寿佛”?如何是“南无阿弥陀佛”?在体究时,要避免使用语言、文学和形像。如果没有这个功夫,还要用语言、文字来自问自答的话,那就表示:这个体究念佛的人,功夫不够、定力不足,还不能够体究念佛;体究念佛时要用“观照”的方法,心里面有一个怀疑,在怀疑色、受、想、行、识不是我,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那么究竟那个是我?
所谓“自性弥陀”,当然不是指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而是指我们本身之“不生不灭”的这个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也是佛,可是那个才是我的自性佛呢?在这样探究的过程当中,不可以使用语言文字,因为使用语言文字的话,便会落人意识思惟,意识思惟将溶入“解悟”,解悟就不是“体验”。参究念佛,“体验”非常的重要,经过体验得来的才会真实,因此,不应当用语言文字在那边思惟;也不可以向色身,思惟心或意识上去探求,那是虚幻的;因为这一生过完了,它们统统不存在了。我们要探究的是永不生灭的“真如佛性”,而它没有形像、没有声音和语言文字,远离一切相,这时,如果没有功夫,就会落在语言文字里,我们必须从“一念不生”之中去探求,我们讲:练习功夫要一念相续,一念相续完成后,接下来参究时,要去观照:一念不生时,没有语言、文字、形像、符号,那么那个是我呢?在这样探究时,怀疑的念始终围绕著我们,这个就是“一念相续”,一念相续时,称为“疑情相续不断”,然后去探究它。探究时,就是从一念不生之时运用思惟观的方法来体究,但在思惟观的方法之中没有语言、文字、声音,所以往往有许多人就误会了,误以为在体究的那个当下里面是一念不生的。其实是应该从一念不生里去探究哪个是真如?哪个是自性弥陀?但是,在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一念不生时之灵明觉了的那个心,不是真如,不是自性弥陀”。
而有的人听到开示“要在一念不生之中去探究”,所以自己就在那边保持一念不生的状态,那就成为一个无事人。这不是真的无事人;真的无事人,是参学事毕;他这个叫“落在无事甲”里面,好像一个甲壳,躲在里面,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如此就永远不能够亲见自性弥陀。因此,虽然说思惟观里没有语言、文字、形象、符号、声音,但是必须具有思惟的作用在探究。
如果没有功夫,做不到思惟观的话,而在心中默念“念佛是谁”,或把弥陀圣号拆开来,每念一个字,便问一声“谁”?这个不叫体究念佛,功夫不够的缘故。也有人用语言文字来思惟、来解析,这个叫研究思想,而不是体究念佛。用这些方法来体究念佛,就算是有所得,也多是落在妄心妄识里以意识空心为真如,没有办法得到体悟的正受。
体悟的正受很重要,意识思惟得的人没有正受,必须是亲自体验过一回才会有正受。所谓正受就是真正的、真实的功德受用,真正体悟得自性弥陀的人,必然会有真实的功德受用,叫做正受。这就必须要有功夫、叫做定力。有人就说:“心中自念自问‘念佛是谁?’也是可以体究念佛啊!何必一定要学念佛定、学无相念佛呢?”我们且引述《大般涅槃经》卷十三所载,世尊的开示:“夫正定者,真实是道,非不正定而是道也。若入禅定乃能思惟五阴生灭,非不入定能思惟也。”这一段就是说,一般人误会经典里所说思惟的意旨,以为思惟就是用语言文字在分析,有条有理的整理。
经中讲的思惟有的是这样,但是举凡体究念佛或是参禅所说的思惟是指在定中的思惟。以一种心识散乱状态下所分析思惟来的东西,无法得到体验和正受,所以世尊开示我们:正定才是真实的道,邪定就落于一念不生里去追求各种境界。正定指的是定力,不是进入定境去享受定境里的各种觉受,因此讲不正定就不是道。要进入正定才能真实思惟五阴是如何生、如何住、如何变化、如何消灭。这不是不入定的人能思惟的,所以必须要有功夫才能够体究念佛。自问自答、语言文字不离心中,就表示功夫不够,就不是体究。功夫够的人虽然用语言文字,他还是体究。
在思惟观中虽然没有语言文字形象的运作,但并不是一念不生,而是具有思惟分别的作用,具有探究的作用在里面:所以不能够误会为一念不生,而在一念不生之际等待自性弥陀现前。我们在体究过程里,也不可以离开体究的思惟观,而去思惟悟后的境界。如果在那儿思惟猜测悟后的境界,那就离开了体究的方法,如此就没有办法亲见自性弥陀。
第二目:随时随地体究
体究念佛者,如有善知识帮忙举办精进共修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就只能靠自己体究。即使有善知识帮忙而举办精进共修;也不应当一心等待善知识的精进共修,而必须在平常就自己去体究。因为如果平常没有先去体究的话,到精进共修时,往往凝聚的力量不够,或是体究方向错了。所以精进共修时间结束了,结果还是凡夫一个,不容易契入。等到我们抓到方法找对方向之后,正要进入时,精进共修期间已经结束,只好等待下回机会。
所以既然有了思惟观的功夫就应该随时随地去体究。平常的体究,虽然能够亲见自性弥陀的机会是微乎其微,但这些体究过程的付出,一定是功不唐捐。如果平常就随时把握时间去体究,到了精进共修期间,就很容易迅速的体验到自性弥陀,容易亲见。
也不可以期望把家庭丢开,或把事业辞掉而隐居到深山里去体究,那也错了。因为体究念佛正好相反,偏偏就是在红尘滚滚之中容易体究,俗话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所以真正会体究念佛之人,必不离一切境缘来体究。
另外我们平常在体究的过程中,有时候被体究的疑情笼罩,反应变得比平常迟钝,所以应当注意安全,开车时或做危险工作时不要体究,只要看“念佛是谁”的话头就好了。如是从事单纯的、反复的、没有危险性的工作,就可以体究;譬如在家中擦地板,洗衣等单纯的工作。如果是上班时,只要看住“话头”就好了,不要起疑情体究。否则,在处理公事恐会出差错,所以此时不应体究,只要看“念佛是谁”就好。欲知话头,请阅《无相念佛》一书。
如果有真的善知识在主持精进共修时,就应当去参加。但要先观察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善知识,也要观察自己的因缘是不是应当去参加精进共修,然后再去参加。至于什么是真正善知识,留到第四篇“肺腑之言”之中再来说。
第三目:应远离贪欲
体究念佛的目的是要明白自性弥陀的本体---真如,要亲见自性弥陀的性用---佛性;而自性弥陀的本身是一个空性,一种真实存在的空性。五欲的贪著,“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不离五阴的三界中的有,它与空不相应;所以执著五欲的人,要悟道很困难。因此对五欲的贪著要远离,才可以让我们在体究的时候不会遭遇到关于五欲的妄想来干扰。
要避免体究时不受五欲的妄想干扰,就必须在平常先把贪求的心摆下来。因为心中一有贪求,在打坐或一切境缘上礼究时,这种妄想就会接二连三的出现,所以五欲的贪求心必须要舍离。为了帮助我们舍离这种贪求的心态,我们建议要修学忆佛定的功夫---无相念佛的功夫。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五欲的贪著,这是定的正受所必然引生的现象。
第四目:应远离慢心
慢心是因为分别心而有,慢心以参禅人比较多,念佛人比较少,但不是没有。有少数人在心里暗中起一个分别人我的心---心里面恐怕别人会胜过自己。一个人如果心中有这种心态的时候,往往就会有大力鬼神乘机进入这个人心中来,然后祂会使这个人自以为已经开悟,接下来开始显现五通,借著五通来达成满足高傲的心态;和借著五通来满足指使人、使别人认为他高人一等的心态。这种人到最后必定会被鬼神利用,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色身。刚开始是和鬼神共享一个色身,到后来自己不能做主,被鬼神控制了。时间久了以后,就开始神智错乱,语无伦次,眼神呆滞。到最后,鬼神离去以后,它就什么都没有了,终于成为一个精神病患。
像这一类的少数人必须特别谨慎,随时检点这种高傲慢人诤胜的心态,要把它排除掉,常常心中存著谦和恭敬的心态。自性弥陀是真实的空性,慢心是有个“我”在作祟,“我”是有为有作的,这种心态和真空不相应,所以应当赶快远离。
慢心的出生还有一种状态,是它执著于福报。有一种人,因为修福而产生慢心。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有一段说:“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供养三宝,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譬如:有的人到道场去,赞助一百万,赞助一千万,然后心中常常记住这件事情;就希望每次去时,法师都要奉茶。不但要奉茶还要奉好茶。去了就希望法师请他坐,不但请坐,还要请上坐。这就是执著布施的福德,心中就取相分别,执著于这种人我之间的分别,心想:“你这个道场是靠我来护持也!所以你对我要尊重一点儿。”这个就是情执深重,这种取相分别的人想要求出离三界、远离轮回终究还是不可得呀!这个就是他心中起了慢心。
另外有一种人聪明伶俐,读了经典以后,以他的意识思惟而了解,就认为自己是开悟了,认为自己是亲见自性弥陀,然后就去找善知识印证,如果是冬瓜善知识,就说“恭喜你”。“以后怎么办呢?”就说“保任就好了。”如果是真善知识,说“你这个不是。”然后你听到“这个不是”,你就认为这位善知识强移换人,明明我这个“是”,你说“不是”,然后就离开这位善知识。善知识没有误他,是他自己耽误自己啦,如此之人因为慢,而大失法益,这种人非常多。
有个人去参访善知识,善知识跟他说你跟我的学生学就好了,他心中想:“我跟你的学生学,那不差上一辈了吗?”而不愿意学,认为“我这种料子必须直接跟你谈,你的学生不够看”,结果就不学了。曾经有个人,本来要介绍这个人来见我,可是感觉到这个人有慢心,就打消了引见的念头。因为有慢心的人,我不会见,我也会跟他说:“你去跟我的同修学”。所以他就不敢跟他介绍,结果这个人出家去了。这就是因为慢而大失法益。这种慢心从何而来?从聪明伶俐来。
所以慢心障道非常严重,我常常跟同修们说:“瞋恚障碍初禅,不障碍见道;慢心不但障碍初禅,也障碍见道。”所以“慢”这个东西必须赶快把它遣除掉,不要留存它。
第五目:勿希求神通或感应
凡是希求神通或感应的人,他很容易遭到鬼神跟他作祟。我们念佛的人应当要知道神通或感应都是三界之中的有为法,是因为五蕴而有。“体究念佛的人”偶然会有佛菩萨现相来感应,但大部分都是鬼神化现佛菩萨的身相。所以体究念佛时不应当存心想要有佛菩萨来感应,因为感应是色界的法,是欲界的法,它跟空不相应。但也不必听到如此说,就害怕。因为体究念佛时如果不落入定境、而是在体究念佛的法门里用功的话,一定不会有佛菩萨示现来感应,有佛菩萨示现感应,大部分是鬼神所做。
有这种情形的人非常非常少,所以诸位不必畏惧。万一遇见了,只要在心中用语言、文字念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智慧到彼岸。”或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如此念个二、三遍那个现象就会消失了。心中默念的时候不可害怕,害怕就表示自己并未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如此,念再多遍也没用。
如果心中有个正念在体究,不希求感应或神通而努力来体究的话,一定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万一真有这种现象出现,那我们就知道:一定是离开体究念佛的方法,而落入定境了;此时发觉了,就要赶快回到体究的方法上,然后那个现象就会消失了。
第六目:勿希望佛菩萨现身助悟
体究念佛主要还是在自己体究,自己体究出来之后自己去肯定它、承担它。万一不小心落入一念不生之中,而有期待佛菩萨帮助开悟的心态,鬼神就会以佛菩萨的形像来为我们说法。如果在那种状况下无法排遣鬼神的话,就由它去说:我们心中应该用第一义或三法印、四依的原则或用《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所说的来跟它相应对,只要发觉它一说错,你就责备它:“你这鬼神也来说佛法,你跟本不懂佛法。”它就会消失。
有时候鬼神说法和佛法很类似,不小心去观察就会被它误导。有时它说的法好像对,但其实不对,或者前面说的对,到最后它弄错了,那我们要把它所说的全部丢掉。
什么是第一义?就是《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圆觉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所说的即为第一义。如果它所说的与经典不相符,那就是魔、鬼神。什么是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什么是四依?即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把握这些原则就能够判断示现佛菩萨者究竟是鬼神还是佛菩萨;在此要奉劝诸位,一百个之中有九十九个是鬼神。因为佛菩萨很清楚的知道:“体究念佛主要是自己体究、自己肯定以及自己承当。”所以在体究念佛时,佛菩萨是绝对不会示现的,因此我们心中不可期待世尊、大菩萨示现,帮助我们开悟。虽然我们心中没有期待,但佛菩萨会很自然的在冥冥之中来加持我们,如果我们去期待就错了,就已经失去体究的正念了。
第一目:体究念佛的方法--思惟观
礼究的人,要向自己心中去体会,深究“念佛者是谁”?或者去探究,如何是“归命无量寿佛”?如何是“南无阿弥陀佛”?在体究时,要避免使用语言、文学和形像。如果没有这个功夫,还要用语言、文字来自问自答的话,那就表示:这个体究念佛的人,功夫不够、定力不足,还不能够体究念佛;体究念佛时要用“观照”的方法,心里面有一个怀疑,在怀疑色、受、想、行、识不是我,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那么究竟那个是我?
所谓“自性弥陀”,当然不是指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而是指我们本身之“不生不灭”的这个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也是佛,可是那个才是我的自性佛呢?在这样探究的过程当中,不可以使用语言文字,因为使用语言文字的话,便会落人意识思惟,意识思惟将溶入“解悟”,解悟就不是“体验”。参究念佛,“体验”非常的重要,经过体验得来的才会真实,因此,不应当用语言文字在那边思惟;也不可以向色身,思惟心或意识上去探求,那是虚幻的;因为这一生过完了,它们统统不存在了。我们要探究的是永不生灭的“真如佛性”,而它没有形像、没有声音和语言文字,远离一切相,这时,如果没有功夫,就会落在语言文字里,我们必须从“一念不生”之中去探求,我们讲:练习功夫要一念相续,一念相续完成后,接下来参究时,要去观照:一念不生时,没有语言、文字、形像、符号,那么那个是我呢?在这样探究时,怀疑的念始终围绕著我们,这个就是“一念相续”,一念相续时,称为“疑情相续不断”,然后去探究它。探究时,就是从一念不生之时运用思惟观的方法来体究,但在思惟观的方法之中没有语言、文字、声音,所以往往有许多人就误会了,误以为在体究的那个当下里面是一念不生的。其实是应该从一念不生里去探究哪个是真如?哪个是自性弥陀?但是,在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一念不生时之灵明觉了的那个心,不是真如,不是自性弥陀”。
而有的人听到开示“要在一念不生之中去探究”,所以自己就在那边保持一念不生的状态,那就成为一个无事人。这不是真的无事人;真的无事人,是参学事毕;他这个叫“落在无事甲”里面,好像一个甲壳,躲在里面,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如此就永远不能够亲见自性弥陀。因此,虽然说思惟观里没有语言、文字、形象、符号、声音,但是必须具有思惟的作用在探究。
如果没有功夫,做不到思惟观的话,而在心中默念“念佛是谁”,或把弥陀圣号拆开来,每念一个字,便问一声“谁”?这个不叫体究念佛,功夫不够的缘故。也有人用语言文字来思惟、来解析,这个叫研究思想,而不是体究念佛。用这些方法来体究念佛,就算是有所得,也多是落在妄心妄识里以意识空心为真如,没有办法得到体悟的正受。
体悟的正受很重要,意识思惟得的人没有正受,必须是亲自体验过一回才会有正受。所谓正受就是真正的、真实的功德受用,真正体悟得自性弥陀的人,必然会有真实的功德受用,叫做正受。这就必须要有功夫、叫做定力。有人就说:“心中自念自问‘念佛是谁?’也是可以体究念佛啊!何必一定要学念佛定、学无相念佛呢?”我们且引述《大般涅槃经》卷十三所载,世尊的开示:“夫正定者,真实是道,非不正定而是道也。若入禅定乃能思惟五阴生灭,非不入定能思惟也。”这一段就是说,一般人误会经典里所说思惟的意旨,以为思惟就是用语言文字在分析,有条有理的整理。
经中讲的思惟有的是这样,但是举凡体究念佛或是参禅所说的思惟是指在定中的思惟。以一种心识散乱状态下所分析思惟来的东西,无法得到体验和正受,所以世尊开示我们:正定才是真实的道,邪定就落于一念不生里去追求各种境界。正定指的是定力,不是进入定境去享受定境里的各种觉受,因此讲不正定就不是道。要进入正定才能真实思惟五阴是如何生、如何住、如何变化、如何消灭。这不是不入定的人能思惟的,所以必须要有功夫才能够体究念佛。自问自答、语言文字不离心中,就表示功夫不够,就不是体究。功夫够的人虽然用语言文字,他还是体究。
在思惟观中虽然没有语言文字形象的运作,但并不是一念不生,而是具有思惟分别的作用,具有探究的作用在里面:所以不能够误会为一念不生,而在一念不生之际等待自性弥陀现前。我们在体究过程里,也不可以离开体究的思惟观,而去思惟悟后的境界。如果在那儿思惟猜测悟后的境界,那就离开了体究的方法,如此就没有办法亲见自性弥陀。
第二目:随时随地体究
体究念佛者,如有善知识帮忙举办精进共修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就只能靠自己体究。即使有善知识帮忙而举办精进共修;也不应当一心等待善知识的精进共修,而必须在平常就自己去体究。因为如果平常没有先去体究的话,到精进共修时,往往凝聚的力量不够,或是体究方向错了。所以精进共修时间结束了,结果还是凡夫一个,不容易契入。等到我们抓到方法找对方向之后,正要进入时,精进共修期间已经结束,只好等待下回机会。
所以既然有了思惟观的功夫就应该随时随地去体究。平常的体究,虽然能够亲见自性弥陀的机会是微乎其微,但这些体究过程的付出,一定是功不唐捐。如果平常就随时把握时间去体究,到了精进共修期间,就很容易迅速的体验到自性弥陀,容易亲见。
也不可以期望把家庭丢开,或把事业辞掉而隐居到深山里去体究,那也错了。因为体究念佛正好相反,偏偏就是在红尘滚滚之中容易体究,俗话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所以真正会体究念佛之人,必不离一切境缘来体究。
另外我们平常在体究的过程中,有时候被体究的疑情笼罩,反应变得比平常迟钝,所以应当注意安全,开车时或做危险工作时不要体究,只要看“念佛是谁”的话头就好了。如是从事单纯的、反复的、没有危险性的工作,就可以体究;譬如在家中擦地板,洗衣等单纯的工作。如果是上班时,只要看住“话头”就好了,不要起疑情体究。否则,在处理公事恐会出差错,所以此时不应体究,只要看“念佛是谁”就好。欲知话头,请阅《无相念佛》一书。
如果有真的善知识在主持精进共修时,就应当去参加。但要先观察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善知识,也要观察自己的因缘是不是应当去参加精进共修,然后再去参加。至于什么是真正善知识,留到第四篇“肺腑之言”之中再来说。
第三目:应远离贪欲
体究念佛的目的是要明白自性弥陀的本体---真如,要亲见自性弥陀的性用---佛性;而自性弥陀的本身是一个空性,一种真实存在的空性。五欲的贪著,“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不离五阴的三界中的有,它与空不相应;所以执著五欲的人,要悟道很困难。因此对五欲的贪著要远离,才可以让我们在体究的时候不会遭遇到关于五欲的妄想来干扰。
要避免体究时不受五欲的妄想干扰,就必须在平常先把贪求的心摆下来。因为心中一有贪求,在打坐或一切境缘上礼究时,这种妄想就会接二连三的出现,所以五欲的贪求心必须要舍离。为了帮助我们舍离这种贪求的心态,我们建议要修学忆佛定的功夫---无相念佛的功夫。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五欲的贪著,这是定的正受所必然引生的现象。
第四目:应远离慢心
慢心是因为分别心而有,慢心以参禅人比较多,念佛人比较少,但不是没有。有少数人在心里暗中起一个分别人我的心---心里面恐怕别人会胜过自己。一个人如果心中有这种心态的时候,往往就会有大力鬼神乘机进入这个人心中来,然后祂会使这个人自以为已经开悟,接下来开始显现五通,借著五通来达成满足高傲的心态;和借著五通来满足指使人、使别人认为他高人一等的心态。这种人到最后必定会被鬼神利用,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色身。刚开始是和鬼神共享一个色身,到后来自己不能做主,被鬼神控制了。时间久了以后,就开始神智错乱,语无伦次,眼神呆滞。到最后,鬼神离去以后,它就什么都没有了,终于成为一个精神病患。
像这一类的少数人必须特别谨慎,随时检点这种高傲慢人诤胜的心态,要把它排除掉,常常心中存著谦和恭敬的心态。自性弥陀是真实的空性,慢心是有个“我”在作祟,“我”是有为有作的,这种心态和真空不相应,所以应当赶快远离。
慢心的出生还有一种状态,是它执著于福报。有一种人,因为修福而产生慢心。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有一段说:“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供养三宝,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譬如:有的人到道场去,赞助一百万,赞助一千万,然后心中常常记住这件事情;就希望每次去时,法师都要奉茶。不但要奉茶还要奉好茶。去了就希望法师请他坐,不但请坐,还要请上坐。这就是执著布施的福德,心中就取相分别,执著于这种人我之间的分别,心想:“你这个道场是靠我来护持也!所以你对我要尊重一点儿。”这个就是情执深重,这种取相分别的人想要求出离三界、远离轮回终究还是不可得呀!这个就是他心中起了慢心。
另外有一种人聪明伶俐,读了经典以后,以他的意识思惟而了解,就认为自己是开悟了,认为自己是亲见自性弥陀,然后就去找善知识印证,如果是冬瓜善知识,就说“恭喜你”。“以后怎么办呢?”就说“保任就好了。”如果是真善知识,说“你这个不是。”然后你听到“这个不是”,你就认为这位善知识强移换人,明明我这个“是”,你说“不是”,然后就离开这位善知识。善知识没有误他,是他自己耽误自己啦,如此之人因为慢,而大失法益,这种人非常多。
有个人去参访善知识,善知识跟他说你跟我的学生学就好了,他心中想:“我跟你的学生学,那不差上一辈了吗?”而不愿意学,认为“我这种料子必须直接跟你谈,你的学生不够看”,结果就不学了。曾经有个人,本来要介绍这个人来见我,可是感觉到这个人有慢心,就打消了引见的念头。因为有慢心的人,我不会见,我也会跟他说:“你去跟我的同修学”。所以他就不敢跟他介绍,结果这个人出家去了。这就是因为慢而大失法益。这种慢心从何而来?从聪明伶俐来。
所以慢心障道非常严重,我常常跟同修们说:“瞋恚障碍初禅,不障碍见道;慢心不但障碍初禅,也障碍见道。”所以“慢”这个东西必须赶快把它遣除掉,不要留存它。
第五目:勿希求神通或感应
凡是希求神通或感应的人,他很容易遭到鬼神跟他作祟。我们念佛的人应当要知道神通或感应都是三界之中的有为法,是因为五蕴而有。“体究念佛的人”偶然会有佛菩萨现相来感应,但大部分都是鬼神化现佛菩萨的身相。所以体究念佛时不应当存心想要有佛菩萨来感应,因为感应是色界的法,是欲界的法,它跟空不相应。但也不必听到如此说,就害怕。因为体究念佛时如果不落入定境、而是在体究念佛的法门里用功的话,一定不会有佛菩萨示现来感应,有佛菩萨示现感应,大部分是鬼神所做。
有这种情形的人非常非常少,所以诸位不必畏惧。万一遇见了,只要在心中用语言、文字念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智慧到彼岸。”或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如此念个二、三遍那个现象就会消失了。心中默念的时候不可害怕,害怕就表示自己并未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如此,念再多遍也没用。
如果心中有个正念在体究,不希求感应或神通而努力来体究的话,一定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万一真有这种现象出现,那我们就知道:一定是离开体究念佛的方法,而落入定境了;此时发觉了,就要赶快回到体究的方法上,然后那个现象就会消失了。
第六目:勿希望佛菩萨现身助悟
体究念佛主要还是在自己体究,自己体究出来之后自己去肯定它、承担它。万一不小心落入一念不生之中,而有期待佛菩萨帮助开悟的心态,鬼神就会以佛菩萨的形像来为我们说法。如果在那种状况下无法排遣鬼神的话,就由它去说:我们心中应该用第一义或三法印、四依的原则或用《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所说的来跟它相应对,只要发觉它一说错,你就责备它:“你这鬼神也来说佛法,你跟本不懂佛法。”它就会消失。
有时候鬼神说法和佛法很类似,不小心去观察就会被它误导。有时它说的法好像对,但其实不对,或者前面说的对,到最后它弄错了,那我们要把它所说的全部丢掉。
什么是第一义?就是《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圆觉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所说的即为第一义。如果它所说的与经典不相符,那就是魔、鬼神。什么是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什么是四依?即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把握这些原则就能够判断示现佛菩萨者究竟是鬼神还是佛菩萨;在此要奉劝诸位,一百个之中有九十九个是鬼神。因为佛菩萨很清楚的知道:“体究念佛主要是自己体究、自己肯定以及自己承当。”所以在体究念佛时,佛菩萨是绝对不会示现的,因此我们心中不可期待世尊、大菩萨示现,帮助我们开悟。虽然我们心中没有期待,但佛菩萨会很自然的在冥冥之中来加持我们,如果我们去期待就错了,就已经失去体究的正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