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处、菩萨亲近处(二)

当前位置:首页 > 佛法视频

菩萨行处、菩萨亲近处(二)

安卓版APP下载: 苹果版APP下载: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上个单元我们讲到“住忍辱地”要能“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妙法莲华经》卷5)。也就是说,对于人家来追随、修学正法,当他们的慧力不是很好时,你也不能生气!有的大师动不动就开骂:“你这么笨!我已经跟你讲那么多次了,还听不懂!”很多大师都会这样骂。但是你身为菩萨摩诃萨,想要为人讲解此经,却不可以这样;你得要柔和、得要善顺对待不懂的有情,所以讲话不能卒暴,行为也不能卒暴。“卒”就是匆促之间直接反应出来,一下子就反应出来,于是劈哩啪啦就骂起来;“暴”就是脾气暴躁,对追随你学法的人,不应该这样子。

菩萨在成佛之道的过程中,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四摄法;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你看!不但要有布施的法,而且还得要“爱语”,讲话要柔和,不能动不动就恶口骂人。所以说,摄受众生真的需要柔和,要“柔和善顺而不卒暴”,才有资格为众生演说如来藏妙法,以及演说《妙法莲华经》。这是因为这个法太难让众生信受,《法华经》所说的法,对于那一些愚痴无智的寡闻凡夫而言,会认为是天方夜谭。所以末法讲《法华经》时,是要能如实讲而不是依文解义,也不是单单作科判就可以,否则一般学人是听不进去的。

所以你如果发愿要为人讲《法华经》,不但要“住忍辱地”,而且心地要够柔和。众生有所疑,你要能有耐心为众生解疑。并且众生有心要学这个法时,你得要善顺;心地要和善,而且要随顺于众生心中的所想。当他想要亲证这个如来藏妙法莲华时,那你要随顺他,要次第教导他,不要嫌他笨。所以口德很重要;因为有时候一句话把一个人的希望浇熄了,那他就不再抱着那个希望,也不会继续去努力。也许一个很有菩萨种性的好人才,可能因此就被埋没。因此口德真的很重要,别轻易嫌弃人家,说将来无法出世度众生;随便轻易嫌弃别人,表示他的口德不好,就表示他的心不够和善,是不能讲《法华经》的。

那么,除了柔和、和善外,还要再加上“随顺”;众生的心性,你不要一时之间就想要改变他们;你如果一时之间就要改变他,这就很难度他。比如说,一个生来就是个急性子的人,你偏要他讲话慢慢讲,做事慢慢做,走路慢慢走,这会把他憋死。你就让他一点一点去改,不要急着要求他一下子全部改好,那是不可能的!另外有的人,他向来就是慢半拍,可是他愿意做事,那你一定要他讲话、做事像机关枪一样快,也是不可能的。你如果勉强要他做那么快,他会很紧张,每天不晓得要死掉多少细胞,他会觉得自己学习起来很痛苦!所以你要顺应众生的心性,还要看他适合放在哪个位置上,就让他在那个位置上安住。

这就是说,你想要讲《法华经》,一定要有这些前提,你自己的心性要够调柔,能够忍辱;当众生不信而提出质疑时,你要能够有耐心,不会觉得烦躁,能为他解疑而心不卒暴。否则的话,众生一问,立刻就骂起来:“你急着问干什么,后面自然会讲,你何必现在问?”他就开骂了。那众生一听,心里就好难过:“我只是有疑惑想要解答,你就骂我。”他会觉得难过,以后都不敢问了。不敢问,他就不会进步,那你要等到何时才能成佛?

除了如此,还得要“心亦不惊”,这样的心可不容易。因为在末法时代,你专讲如来藏妙法是有危险的;这不是现在才有的事,古时候就已经发生过了。以前提婆弘扬如来藏妙法,结果被刺杀了!所以,末法时代如实宣讲《法华经》时生命是有危险的,但是不要惊惧,该讲的还是要讲。但是,“心亦不惊”不代表你都不作提防,对于安全的事项还是得要提防,如果完全都不作任何的预防,那叫作愚痴。这就是“心亦不惊”,有那个胆识。有胆识的人,必须要两个字具足:“胆”跟“识”具足。不能有胆无识,有胆无识就是莽撞。所以菩萨要有胆识:有胆也要有识,要能分辨清楚,什么事该作,什么事不该作。

“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妙法莲华经》卷5)这就是说,除此以外,还要在法上有所实证。如果法没有实证,公开为人家讲解《法华经》,人家听了会说:“那些都是神话,你也信?还敢出来讲!”人家会这样说。所以除了柔和、忍辱、胆识、善顺众生以外,还要“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于法无所行”,这只有证如来藏的人才有办法作到,也就是要证得“此经”;这是因为三界中无论任何法,都是于法有所行,不可能无所行。

把三界任何一界的有情,从他的五阴十八界来看;乃至于无色界有情,十八界只剩下三界,五阴只剩下受、想、行、识,你从他们那么少的有情成分去看,也都还是“于法有所行”,不可能“无所行”。因为他的觉知心住于四空定的境界中,仍然是有缘于定境的行阴,仍然是“于法有所行”,不离行苦。如果是在人间,十八界具足,当他打坐一念不生,住在离念灵知里面,那是十八界都有所行的,不是像无色界,只有意根、法尘、意识等三界有所行。无色界的天人,只剩下意根、意识跟定境法尘,剩下这三界,十八界的其他界已经不见了,可是人间是十八界具足的;无色界的三界都还算是有所行,何况是人间的离念灵知?正是具足十八界的有所行!当然就不可能说他“于法无所行”。

于三界万法中都“无所行”,就只有如来藏真如境界。只有证得如来藏而现观真如以后,才能够了解《法华经》在讲什么;这时才懂得什么叫作“于法无所行”,这就是实相法界的智慧。有这样的智慧而观察诸法的如实相,不是诸法的性空相、如虚相,才符合这段经文说的“菩萨摩诃萨行处”。密宗应成派中观一天到晚讲缘起性空,他们何曾懂得什么叫作缘起,又何曾了知什么叫作性空。缘起不是无因而起,缘起是有因有缘才能生起的;必须是有一个本住法为因,由这个万法的因,借着众缘而生起诸法,否则究竟是什么借着众缘来生起诸法?总不会是众缘和合就能生起诸法,否则就成为 龙树所破斥的诸法是“共生”而有的。所以一定是有因有缘而生起的诸法,才能够说诸法“缘起性空”。所以当应成派的所有中观师否定了第八识真实有的正因后,所说的缘起性空都只是诸法“共生”而有,这是完全不懂缘起性空的道理。

所以说,一定要证得如来藏,知道“此经”如来藏,才有智慧、有能力“于法无所行”,然后可以“观诸法如实相”。懂得“此经”的人,是不讲外于如来藏的诸法缘起性空,而是讲诸法缘起性空的时候,其实就是“如实”的。一切生灭有为法,不断的生住异灭当下,却是如实而不虚。不是蕴处界如实不虚,而是因为它所依的如来藏如实不虚;才能够因为“如实相”的缘故,悟后进修而次第到达佛地。如果诸法都是缘起,所以其性本空,那么五阴坏掉以后就是断灭空,断灭空的主张是有很多的问题;既然诸法无常故空,成为断灭空之前的这些诸法,又是从哪里生出来的?是无因生吗?是自生吗?是共生吗?都不可能!除非从他而生,但事实上也不可能,而且早被 龙树菩萨在《中论》里破斥过了。

所以,“性空”是依于生灭有为的蕴处界而说,但是“蕴处界”依什么而有?蕴处界不可能自生、共生、他生、无因生,那些都只是缘而已!不可能自生,不可能无因生,根触尘而生六识,那六根、六尘要是真的能共生六识,有情界可就同于无情一样。所以根触尘而生识,那六根、六尘也只是六识出生的缘,还得要有根本因共同运作才能出生六识,不可能借根、尘二法的缘就能“共生”识。根与尘相触而生识,这根与尘只是缘,可是根与尘一定有它的所因,那就是如来藏。否则,《阿含》中 佛陀说的“有因有缘世间集”,就要改为“无因有缘世间集”了。所以他们说的法,早就被 龙树菩萨破尽了,但他们竟然能把 龙树菩萨的《中论》给曲解以后乱讲一通。

事实上,他们所说的缘起性空都是:于法有所行,而观诸法如虚相。根本不是诸法“如实相”,是如虚的。所以这些人都自称是行于“不分别”,其实本质还是有分别;都是口说不分别,心却不能行于不分别。可是讲《法华经》的菩萨摩诃萨的境界,是要比“行不分别”更高,是能“行不分别”之后,还要“不行不分别”,这样才是菩萨摩诃萨。有一些学人都误会“无分别”的真义!

学佛的最初阶段,就是要告诉你:怎么样把心安止下来,所以用五停心观的方法来修止;这本来就无可厚非,一定要先对治一下散乱心,让心安定下来发起未到地定,然后才可以好好在实证上面用功。但是用功前要先建立正知见:“无分别心是另一个心,是第八识真如;而我们的觉知心是有分别的,是生来就有分别的。乃至将来成佛的时候,觉知心还是能分别的,不是成为无所分别的愚痴人。”要先把散乱心修止而调柔下来,然后以这个能分别的觉知心,去寻找另一个不分别的心;那个不分别的心是本来就不分别的,是另一个心,名为真如或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在这里就称为“妙法莲华经”,这样就会生起无分别智,不是要把本来很聪明的觉知心变成无分别。

这样证得以后,就会生起了知第八识本来无分别的智慧;是证得无分别的第八识境界,而觉知心有实相无分别的智慧出生。既是无分别的智慧,一定是有分别才能有智慧!菩萨证的是无分别的智慧,无分别但是有智慧。知道什么是无分别的,然后就懂得法界的实相,智慧出生了。证得这个法界实相,有了无分别的智慧,而且如实转依完成以后,不可以说:“什么都不要分别,我要转依如来藏。所以人家骂我,我也当作听不懂;人家来我家偷东西,我也当作不知道;因为我要转依如来藏,所以我不该分别。因此,人家在辱骂佛教三宝时,我也当作不知道,我要有心量,要不分别,不该去分别!”这叫作愚痴。所以,菩萨“亦不行不分别”,你要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你自己的心性应该如此修行才能成佛;可是你在护持正法、弘扬正法、利乐众生、救护众生时,得要有分别心来运作。

知道说:众生这样会走入歧途,将来死后果报凄惨,你要为他们分别出来,让他们懂得如实修行;不能看着众生正在造恶业、正在谤正法,将来会下堕三恶道,结果你说:“我不要分别。”那就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后下堕吗?不应该这样!所以这时要行于分别:“不行不分别”,不能够像如来藏那样过日子!要能够分别众生现在所作的事情,会不会导致死后下堕恶道?有的众生正在破坏正法,但有的众生其实无意破坏正法,只是无心之过,或是不小心造了大妄语业,这些人你都得救!不论他们是善心、恶心,你都得救。这时你要把你的分别功能拿出来运用,所以这时不该行于不分别的境界中,不能够说:“我就住在我的如来藏无分别的境界里面,因为我的如来藏是不分别的,所以我就不分别。”

说句老实话,觉知心能够真的不分别吗?不行!如果真的不分别,应该掉到水沟里面也不知道,那才叫作真的不分别;并且掉进去以后,还不知道被水淹了,也不知道摔痛了,才能说是真的不分别。可是这个基础也不成立,因为他走路时就已经是分别了,他能举手投足就表示已经分别了。如果他真的不分别,连脚底有没有踩到土地都不知道,也没看见、没听见,他如何能走路?如何能举手投足?真的不分别时,就是睡着无梦的时候;眠熟时能不能走路?不能!因为六识都不存在、不分别了。但他们在路上走着,六识都在了知,就不应该说是无分别。所以真正的无分别心,是另一个第八识心,不是这一个觉知心识阴六识。菩萨证得另一个心,就是“此经”如来藏;证了以后,现观祂的不分别,觉知心自己却不可以不分别;因为觉知心自己还得要继续分别,智慧才能增长,然后才能救护众生,才能护持正法,才能次第成就佛道。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先介绍到这里。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