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目 禅定波罗蜜
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如菩萨地云:“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毘钵舍那品,或双运道[注:宗喀巴此处说的止、观、双运道,都是暗指双身法的乐空双运之道。]俱通二品,当知即是菩萨静虑自性。”
这一段中的内容是宗喀巴抄袭《瑜伽师地论》的内容,宗喀巴说:“善于把心安住在一个所缘的境界上不散乱,就是弥勒菩萨所说之静虑自性”。但是宗喀巴却把重要的前提否定了,并且企图盗用《瑜伽师地论》文字来帮他背书。弥勒菩萨这段论文明明说“于菩萨藏闻思为先”,但是宗喀巴不知不证空性心如来藏,对于所闻菩萨藏第八识以如来藏为宗本的教义不肯信受,更否定菩萨藏中心主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存在,然后以六识论双身法的止与观说法,来曲解圣弥勒菩萨所说“菩萨静虑自性”之意。《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所说的菩萨藏乃是指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如来一切种智是菩萨藏的究极果实,以第八识如来藏为中心宗旨而成就般若及一切种智,般若及一切种智甚深极甚深,不是二乘圣人之所知,更不是宗喀巴等喇嘛教六识论外道所能知晓。菩萨修习禅定波罗蜜,必须先依止真善知识[注:已明心、见性者,能为大众宣讲如来藏之法,是为真善知识;若如宗喀巴与随学《广论》的日常法师等,未证空性心而堕于识阴我见之中,为大众宣说不清净之法,是为恶知识。],听闻第八识如来藏正法并加以如理思惟整理,了解世间心虚妄无实,都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才能有此世间法的缘起性空。此七心即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末那识等七转识,由于五根及六尘加上七转识的运作,才能显现世间一切法;世间法无过于此者,是故此七心等十八界诸法,是依于如来藏而有的缘起性空,即是世间法中的真理—世俗谛。菩萨并了解非世间心只有一个心,即是第八阿赖耶识,又称如来藏、菩萨藏、真如等多名,如来藏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理“胜义谛”,如来藏可生出七转识等一切世间法,是故菩萨藏即是如来藏。
宗喀巴曲解圣 弥勒菩萨的论意为双身法的止、观、双运。圣弥勒菩萨所说:【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俱通二品,当知即是菩萨静虑自性。】
略释如下:
“所谓的‘菩萨静虑自性’是指诸菩萨道行者,首先必须如理听闻、如理思惟如来藏正法,对于菩萨藏—空性心第八识如来藏—的胜妙体性一定要有所熏习,有所思惟,以此为先决条件;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菩萨要依菩萨藏的内涵先作闻、思,才有可能有静虑波罗蜜多的功德,然后对于菩萨藏所有的妙善世出世间万法,能够由于‘观—毗钵舍那’而获得胜解,因此而有心得决定的作意,可以保持这个‘心一境性’而不被邪见所移转,也就是对如来藏的世出世间功德有了‘止—奢摩他’的功德;并且能够让‘心正安住’,也就是要有正确观行的功德;这样透过‘止观双运’而修,这样如理闻思如来藏正法的菩萨,能够正确的安住在心得决定之作意中,或者在继续深入智慧观行之中。就是说,菩萨对于菩萨藏的真实义如来藏妙法的修学,或者由奢摩他(止)品而入手,也就是在菩萨藏法上的法有确实去闻思修之后,就会对于菩萨藏法有所实证,那就会有奢摩他品—智慧上面的止。或者由毘钵舍那(观)品而入手,也就是不断深入如来藏中无量无边的法性去作详细的观行。或者是由对于如来藏胜法的止观双运道(此止观二品交互运作称之为双运)同时俱通二品等持观行而安住,乃至心得决定,如是能令行者佛菩提道的智慧不断增上且具决定性,这就是菩萨所有的静虑自性。”这里的圣教开示是说:修静虑之前要先了解菩萨六度中的静虑的自性。此处所说的“心一境性”,是指对菩萨藏能够有如理的闻思乃至实证以后,而具有心得决定—止的功德,而这是对世、出世间的第八识无分别心得止、得观、止观双运的自性,因此转依于第八阿赖耶识的涅槃性,真妄和合运作而安住于第八识的真如法性中或止或观,或止、观双运中行菩萨道(佛法中所说的止观双运,并非喇嘛教—藏传佛教密宗所说之乐空双运的止、观、双运;藏传佛教喇嘛们就是看到佛法中有双运道的名词,因此他们就套用在乐空双运道中,这不但是剽窃佛法中的名相,也是故意将佛法中说的对实相法界如来藏心的止、观、止观双运,企图转移到双身法的乐空双运止观之中,此于后二章中当详述辨正之),这才是菩萨静虑的自性。
宗喀巴信受藏传佛教密宗的双身法乐空双运邪教,对《瑜伽师地论》中的止观等法产生误会而曲解圣弥勒菩萨论意,以意识心住于乐空双运的淫触而不攀缘外境的一心不乱境界中,说这样就是六度中的静虑所说的心一境性,说这样就是菩萨所应修的止与观或止观双运。然而藏传佛教宗喀巴所说的所缘境却是淫乐双身法的染污作意,这个连世间初禅下至欲界定[注:欲界定中是降伏淫欲的境界。]的心一境性都谈不到,更何况是佛法圣教中对于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心一境性,根本摸不著边。
因此,宗喀巴所说根本就不是静虑,他这样援引圣弥勒菩萨在论中的语句而这样解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广论》修习者将来进入双身修法时,有个能够麻痹学人理性良知而将邪淫恶法合理化的邪说,是先引导修学《广论》的人相信他的说法就是圣弥勒菩萨所说的法教,使学《广论》的人不怀疑而完全信受他,进一步在后半部的止、观论文之中,就会信受他所说的双身法乐空双运的止观及止观双运道了;所以藏传佛教密宗之“无上瑜伽”,也就是指男女双修达到性高潮时,想要将意识住在那个境界中保持一心不乱,全心领受于该乐触境界,并执持彼乐触境界而不放舍,认为这样能不外缘其他一切法就是菩萨六度的止—奢摩他;但是又说要观察此乐触也是一切法空,于这个第四喜的乐触及一切法空的想法俱行,说不执著身心乐触而住于一心不乱的空的认知之中,就是观—毗钵舍那;若能够如此修习而继续保持乐触,同时观察乐触与受乐的觉知心都是空无形色即是空性,这样既空而又继续一心受乐,就是证得乐空双运,也就是《广论》说的“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宗喀巴认为要这样来通达止与观,所以他说:“或双运道(乐空双运)俱通二品。”这根本就是在为《密宗道次第广论》中的双身法铺路,这里隐说双身法的乐空双运,然后在后两章的止观中继续以暗语说明,然后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就明目张胆且大剌剌地公开主张必须要修双身法,而且是每月、每年、每一世、每一劫中的每一天,二六时中都要努力修。
《广论》同页又说:
第三静虑差别。如前所引,就自性分二,谓:世、出世。就品有三,就作业分,谓:身心现法乐住静虑,引发功德静虑,饶益有情静虑。初谓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轻安所有静虑;二谓诸静虑能引神通、解脱、遍处及胜处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三谓有静虑能引十一种饶益有情事。
《广论》此文是抄袭《瑜伽师地论》而说静虑有三,但却是断章取义,故意舍去论中所说如来藏之法。
《瑜伽师地论》卷43 原文说:
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十力种姓所摄等持,如是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知其名,何况能入。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胜处、遍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当知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菩萨饶益有情静虑有十一种,如前应知。
所谓菩萨禅定波罗蜜,不只是四禅八定等世间的禅定而已,从世出世间佛法的道理来说,所谓禅者即是静虑,定者是制心一处而于法于义心得决定,合称之为禅定。于菩萨的所有静虑中,圣弥勒菩萨所言身心轻安,是指初禅至四禅等世间禅定的境界,例如初禅的身心轻安仍不离意识分别,这个意识即是世间心。所以圣弥勒菩萨又说远离一切分别境界的贪著,能多分少分引生相应的身心轻安禅定功德;同时也要远离憍慢高举之心,远离五尘的爱味,泯绝一切相,也就是他不会在一切五尘相去品味分别的,因为他在现前有禅定的法快乐安住下来,应当知道这就是名为菩萨现法乐住静虑。
弥勒菩萨在论中说:“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
这是明说“远离一切分别”而且是“最极寂静”,并且是没有憍举、没有爱味、没有一切相的无分别境界,然而远离一切分别的心则只有一个出世间心,即是如来藏。所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实证法界实相心的菩萨,除了要修此现法乐住静虑之外,证悟的菩萨可以现观最极寂静者是涅槃境界,只有非世间心之如来藏才能住于涅槃境界,菩萨道行者所亲证的如来藏是本来就住于涅槃中,祂本来就远离憍慢高举,祂本来就远离各种贪爱执著,祂本来就泯除一切相,如来藏不著于一切相故。所以菩萨的所有静虑,不论是修证世间的禅定境界,或者亲证世出世间的第一义谛,都是菩萨道行者的现量境界,称之为更为胜妙的菩萨“现法乐住静虑”。
而宗喀巴将“菩萨现法乐住静虑”肤浅地说为“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轻安所有静虑”,他只能把乐空双运中的粗重身行及识阴心行,想象为弥勒菩萨论中所说对如来藏所作静虑的止观双运,也想象为身心轻安的世间禅定境界。又因为宗喀巴及诸喇嘛活佛们,他们离不开男女性交双身法,根本就无法实证世间禅定,这些喇嘛也无法思议远离憍举、爱味,无一切相的禅定境界,落入淫触相中,更不用讲能够思议本来就“远离憍举、爱味,无一切相”最极寂静之涅槃境界;况且严格说来,能引生身心轻安的是色界定,欲界定中是称不上身心轻安的。如果依宗喀巴主张的“住于一念不生的定境”,特别是指住于乐空双运之邪淫乐触而“一心不乱”的境界中,还有身行与喘息,这还只是欲界的人间身识与意识的粗重乐受境界,身识与意识必须不断在男女性交的淫乐境界中攀缘才能有彼等所谓的“乐空双运”,这样连粗浅的欲界定都还达不到,哪能有身心轻安的世间禅定功德受用?因为,那只是欲界中最粗重欲贪的境界,意识念念专注于邪淫乐触罢了,必须念念不断出生去分别、领受乐触故,也必须继续身行不断而无轻安,只是不起一念语言文字罢了。
又如来藏之法,如前所说甚深极甚深,不可思议、不可度量,是诸佛菩萨所实证受持的境界,非凡夫及二乘愚人所知,当然绝非如宗喀巴等藏传佛教密宗行者之流所能揣测,更别说是想要证入了;宗喀巴被祖师误导,将圣弥勒菩萨在论中说的止、观、止观双运道,移花接木为双身法的乐空双运的止、观、止观双运道,是不懂佛法者的愚痴作为。又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生菩萨从明心见性乃至初地入地心到十地满心所有的不共二乘圣人功德,并函盖共二乘法的所有功德,如是名为“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这不属于世间禅定的内容,而是如来藏金刚三昧的智慧止观境界,当然并非如宗喀巴所说的只局限于世间法的神通及意识离念灵知境界而共世间俗人功德。宗喀巴所知的尚且违背声闻解脱道,连二乘该有的解脱功德都无法通过了,更何况能符合大乘佛菩提道的止观内容?所以宗喀巴《广论》中所说的,当然不能名之为“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再者,宗喀巴所说的双身法及一切密法,也不可能引生禅定与神通,因为乐空双运乃是下堕欲界之法,这是与往色界、无色界提升的禅定及神通的修证完全背道而驰的。
又“菩萨饶益有情静虑”通于“菩萨饶益有情戒”及“菩萨饶益有情精进”,依《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地〉说有十一种,请参阅《瑜伽师地论》卷40,文字浅显易懂,此处不多叙述。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 7 第27 品说:
善男子!有禅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禅,有亦是禅亦波罗蜜,有非禅非波罗蜜。是禅非波罗蜜者:谓世俗禅、声闻缘觉所有禅定。是波罗蜜非禅定者:所谓施、戒、忍辱、精进。亦是禅亦波罗蜜者:谓金刚三昧。非禅非波罗蜜者:谓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从闻思惟所生善法。
譬如外道凡夫乃至还没有证悟的佛弟子,若只修四禅八定不求解脱,就是“有禅定非波罗蜜”;或如二乘人修禅定只求断尽一念无明烦恼的现行,证得禅定乃至二乘解脱以后仍无法断除烦恼障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也不知不证涅槃实际,所以二乘圣人能入无余涅槃,却不能证得涅槃;他们解脱了生死,却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就连未明心的俱解脱阿罗汉也不知道无余涅槃中是什么境界,所以他们进不了无生无死的无余涅槃里面[编案:关于二乘圣人能入无余涅槃却不能证得涅槃的正理,请参阅 平实导师诸著作中,如《邪见与佛法》等;有关此处四句分别的正理,请读者请阅《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正智出版社(台北市),页290~294 的开示,此处篇幅有限,不额外说明。]。因此佛陀这里开示说二乘所证禅定也是为“有禅定非波罗蜜”。又如,大乘法中有人明心而悟得涅槃中的本际以后,很努力修布施、持戒、忍辱,尚未证得禅定者,这些转依实相心而内门所行其余五度万行是为“是波罗蜜非禅定”者。又经中说的“金刚三昧”是说第八阿赖耶识体性如金刚[注:请详《楞严经讲记》共15 辑解释。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09/11/30。],坚固不可破,合诸佛之神力也不能坏一只蝼蚁之阿赖耶识心体;若菩萨亲证第八阿赖耶识,而转依安住于阿赖耶识体性中,即是证得“金刚三昧”;目前为止佛教正觉同修会有四百多位菩萨,已证得“金刚三昧”,此诸菩萨发起“金刚解脱、般若解脱、虚空解脱”,如此存三解脱、守一真如,即称之为“亦是禅亦波罗蜜者”,因为已经到达涅槃中的本际了,名为到彼岸者。又如一般世俗人乃至二乘人从闻思所生之世间善法都是“非禅亦非波罗蜜者”;更何况研讨《广论》的人都是落入六识论邪见及否定第八识正法恶业之中而修,实非真实善法;他们对于世间禅定既不修,对于般若也不信、不证,只透过听闻思惟及观想而生起一些世间善法,但是坚执六识论邪见不舍,又执著双身法邪见乐触而悖逆佛道,这些人更可称之为“非禅亦非波罗蜜者”。
这一段中的内容是宗喀巴抄袭《瑜伽师地论》的内容,宗喀巴说:“善于把心安住在一个所缘的境界上不散乱,就是弥勒菩萨所说之静虑自性”。但是宗喀巴却把重要的前提否定了,并且企图盗用《瑜伽师地论》文字来帮他背书。弥勒菩萨这段论文明明说“于菩萨藏闻思为先”,但是宗喀巴不知不证空性心如来藏,对于所闻菩萨藏第八识以如来藏为宗本的教义不肯信受,更否定菩萨藏中心主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存在,然后以六识论双身法的止与观说法,来曲解圣弥勒菩萨所说“菩萨静虑自性”之意。《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所说的菩萨藏乃是指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如来一切种智是菩萨藏的究极果实,以第八识如来藏为中心宗旨而成就般若及一切种智,般若及一切种智甚深极甚深,不是二乘圣人之所知,更不是宗喀巴等喇嘛教六识论外道所能知晓。菩萨修习禅定波罗蜜,必须先依止真善知识[注:已明心、见性者,能为大众宣讲如来藏之法,是为真善知识;若如宗喀巴与随学《广论》的日常法师等,未证空性心而堕于识阴我见之中,为大众宣说不清净之法,是为恶知识。],听闻第八识如来藏正法并加以如理思惟整理,了解世间心虚妄无实,都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才能有此世间法的缘起性空。此七心即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末那识等七转识,由于五根及六尘加上七转识的运作,才能显现世间一切法;世间法无过于此者,是故此七心等十八界诸法,是依于如来藏而有的缘起性空,即是世间法中的真理—世俗谛。菩萨并了解非世间心只有一个心,即是第八阿赖耶识,又称如来藏、菩萨藏、真如等多名,如来藏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理“胜义谛”,如来藏可生出七转识等一切世间法,是故菩萨藏即是如来藏。
宗喀巴曲解圣 弥勒菩萨的论意为双身法的止、观、双运。圣弥勒菩萨所说:【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俱通二品,当知即是菩萨静虑自性。】
略释如下:
“所谓的‘菩萨静虑自性’是指诸菩萨道行者,首先必须如理听闻、如理思惟如来藏正法,对于菩萨藏—空性心第八识如来藏—的胜妙体性一定要有所熏习,有所思惟,以此为先决条件;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菩萨要依菩萨藏的内涵先作闻、思,才有可能有静虑波罗蜜多的功德,然后对于菩萨藏所有的妙善世出世间万法,能够由于‘观—毗钵舍那’而获得胜解,因此而有心得决定的作意,可以保持这个‘心一境性’而不被邪见所移转,也就是对如来藏的世出世间功德有了‘止—奢摩他’的功德;并且能够让‘心正安住’,也就是要有正确观行的功德;这样透过‘止观双运’而修,这样如理闻思如来藏正法的菩萨,能够正确的安住在心得决定之作意中,或者在继续深入智慧观行之中。就是说,菩萨对于菩萨藏的真实义如来藏妙法的修学,或者由奢摩他(止)品而入手,也就是在菩萨藏法上的法有确实去闻思修之后,就会对于菩萨藏法有所实证,那就会有奢摩他品—智慧上面的止。或者由毘钵舍那(观)品而入手,也就是不断深入如来藏中无量无边的法性去作详细的观行。或者是由对于如来藏胜法的止观双运道(此止观二品交互运作称之为双运)同时俱通二品等持观行而安住,乃至心得决定,如是能令行者佛菩提道的智慧不断增上且具决定性,这就是菩萨所有的静虑自性。”这里的圣教开示是说:修静虑之前要先了解菩萨六度中的静虑的自性。此处所说的“心一境性”,是指对菩萨藏能够有如理的闻思乃至实证以后,而具有心得决定—止的功德,而这是对世、出世间的第八识无分别心得止、得观、止观双运的自性,因此转依于第八阿赖耶识的涅槃性,真妄和合运作而安住于第八识的真如法性中或止或观,或止、观双运中行菩萨道(佛法中所说的止观双运,并非喇嘛教—藏传佛教密宗所说之乐空双运的止、观、双运;藏传佛教喇嘛们就是看到佛法中有双运道的名词,因此他们就套用在乐空双运道中,这不但是剽窃佛法中的名相,也是故意将佛法中说的对实相法界如来藏心的止、观、止观双运,企图转移到双身法的乐空双运止观之中,此于后二章中当详述辨正之),这才是菩萨静虑的自性。
宗喀巴信受藏传佛教密宗的双身法乐空双运邪教,对《瑜伽师地论》中的止观等法产生误会而曲解圣弥勒菩萨论意,以意识心住于乐空双运的淫触而不攀缘外境的一心不乱境界中,说这样就是六度中的静虑所说的心一境性,说这样就是菩萨所应修的止与观或止观双运。然而藏传佛教宗喀巴所说的所缘境却是淫乐双身法的染污作意,这个连世间初禅下至欲界定[注:欲界定中是降伏淫欲的境界。]的心一境性都谈不到,更何况是佛法圣教中对于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心一境性,根本摸不著边。
因此,宗喀巴所说根本就不是静虑,他这样援引圣弥勒菩萨在论中的语句而这样解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广论》修习者将来进入双身修法时,有个能够麻痹学人理性良知而将邪淫恶法合理化的邪说,是先引导修学《广论》的人相信他的说法就是圣弥勒菩萨所说的法教,使学《广论》的人不怀疑而完全信受他,进一步在后半部的止、观论文之中,就会信受他所说的双身法乐空双运的止观及止观双运道了;所以藏传佛教密宗之“无上瑜伽”,也就是指男女双修达到性高潮时,想要将意识住在那个境界中保持一心不乱,全心领受于该乐触境界,并执持彼乐触境界而不放舍,认为这样能不外缘其他一切法就是菩萨六度的止—奢摩他;但是又说要观察此乐触也是一切法空,于这个第四喜的乐触及一切法空的想法俱行,说不执著身心乐触而住于一心不乱的空的认知之中,就是观—毗钵舍那;若能够如此修习而继续保持乐触,同时观察乐触与受乐的觉知心都是空无形色即是空性,这样既空而又继续一心受乐,就是证得乐空双运,也就是《广论》说的“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宗喀巴认为要这样来通达止与观,所以他说:“或双运道(乐空双运)俱通二品。”这根本就是在为《密宗道次第广论》中的双身法铺路,这里隐说双身法的乐空双运,然后在后两章的止观中继续以暗语说明,然后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就明目张胆且大剌剌地公开主张必须要修双身法,而且是每月、每年、每一世、每一劫中的每一天,二六时中都要努力修。
《广论》同页又说:
第三静虑差别。如前所引,就自性分二,谓:世、出世。就品有三,就作业分,谓:身心现法乐住静虑,引发功德静虑,饶益有情静虑。初谓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轻安所有静虑;二谓诸静虑能引神通、解脱、遍处及胜处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三谓有静虑能引十一种饶益有情事。
《广论》此文是抄袭《瑜伽师地论》而说静虑有三,但却是断章取义,故意舍去论中所说如来藏之法。
《瑜伽师地论》卷43 原文说:
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十力种姓所摄等持,如是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知其名,何况能入。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胜处、遍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当知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菩萨饶益有情静虑有十一种,如前应知。
所谓菩萨禅定波罗蜜,不只是四禅八定等世间的禅定而已,从世出世间佛法的道理来说,所谓禅者即是静虑,定者是制心一处而于法于义心得决定,合称之为禅定。于菩萨的所有静虑中,圣弥勒菩萨所言身心轻安,是指初禅至四禅等世间禅定的境界,例如初禅的身心轻安仍不离意识分别,这个意识即是世间心。所以圣弥勒菩萨又说远离一切分别境界的贪著,能多分少分引生相应的身心轻安禅定功德;同时也要远离憍慢高举之心,远离五尘的爱味,泯绝一切相,也就是他不会在一切五尘相去品味分别的,因为他在现前有禅定的法快乐安住下来,应当知道这就是名为菩萨现法乐住静虑。
弥勒菩萨在论中说:“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
这是明说“远离一切分别”而且是“最极寂静”,并且是没有憍举、没有爱味、没有一切相的无分别境界,然而远离一切分别的心则只有一个出世间心,即是如来藏。所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实证法界实相心的菩萨,除了要修此现法乐住静虑之外,证悟的菩萨可以现观最极寂静者是涅槃境界,只有非世间心之如来藏才能住于涅槃境界,菩萨道行者所亲证的如来藏是本来就住于涅槃中,祂本来就远离憍慢高举,祂本来就远离各种贪爱执著,祂本来就泯除一切相,如来藏不著于一切相故。所以菩萨的所有静虑,不论是修证世间的禅定境界,或者亲证世出世间的第一义谛,都是菩萨道行者的现量境界,称之为更为胜妙的菩萨“现法乐住静虑”。
而宗喀巴将“菩萨现法乐住静虑”肤浅地说为“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轻安所有静虑”,他只能把乐空双运中的粗重身行及识阴心行,想象为弥勒菩萨论中所说对如来藏所作静虑的止观双运,也想象为身心轻安的世间禅定境界。又因为宗喀巴及诸喇嘛活佛们,他们离不开男女性交双身法,根本就无法实证世间禅定,这些喇嘛也无法思议远离憍举、爱味,无一切相的禅定境界,落入淫触相中,更不用讲能够思议本来就“远离憍举、爱味,无一切相”最极寂静之涅槃境界;况且严格说来,能引生身心轻安的是色界定,欲界定中是称不上身心轻安的。如果依宗喀巴主张的“住于一念不生的定境”,特别是指住于乐空双运之邪淫乐触而“一心不乱”的境界中,还有身行与喘息,这还只是欲界的人间身识与意识的粗重乐受境界,身识与意识必须不断在男女性交的淫乐境界中攀缘才能有彼等所谓的“乐空双运”,这样连粗浅的欲界定都还达不到,哪能有身心轻安的世间禅定功德受用?因为,那只是欲界中最粗重欲贪的境界,意识念念专注于邪淫乐触罢了,必须念念不断出生去分别、领受乐触故,也必须继续身行不断而无轻安,只是不起一念语言文字罢了。
又如来藏之法,如前所说甚深极甚深,不可思议、不可度量,是诸佛菩萨所实证受持的境界,非凡夫及二乘愚人所知,当然绝非如宗喀巴等藏传佛教密宗行者之流所能揣测,更别说是想要证入了;宗喀巴被祖师误导,将圣弥勒菩萨在论中说的止、观、止观双运道,移花接木为双身法的乐空双运的止、观、止观双运道,是不懂佛法者的愚痴作为。又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生菩萨从明心见性乃至初地入地心到十地满心所有的不共二乘圣人功德,并函盖共二乘法的所有功德,如是名为“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这不属于世间禅定的内容,而是如来藏金刚三昧的智慧止观境界,当然并非如宗喀巴所说的只局限于世间法的神通及意识离念灵知境界而共世间俗人功德。宗喀巴所知的尚且违背声闻解脱道,连二乘该有的解脱功德都无法通过了,更何况能符合大乘佛菩提道的止观内容?所以宗喀巴《广论》中所说的,当然不能名之为“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再者,宗喀巴所说的双身法及一切密法,也不可能引生禅定与神通,因为乐空双运乃是下堕欲界之法,这是与往色界、无色界提升的禅定及神通的修证完全背道而驰的。
又“菩萨饶益有情静虑”通于“菩萨饶益有情戒”及“菩萨饶益有情精进”,依《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地〉说有十一种,请参阅《瑜伽师地论》卷40,文字浅显易懂,此处不多叙述。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 7 第27 品说:
善男子!有禅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禅,有亦是禅亦波罗蜜,有非禅非波罗蜜。是禅非波罗蜜者:谓世俗禅、声闻缘觉所有禅定。是波罗蜜非禅定者:所谓施、戒、忍辱、精进。亦是禅亦波罗蜜者:谓金刚三昧。非禅非波罗蜜者:谓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从闻思惟所生善法。
譬如外道凡夫乃至还没有证悟的佛弟子,若只修四禅八定不求解脱,就是“有禅定非波罗蜜”;或如二乘人修禅定只求断尽一念无明烦恼的现行,证得禅定乃至二乘解脱以后仍无法断除烦恼障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也不知不证涅槃实际,所以二乘圣人能入无余涅槃,却不能证得涅槃;他们解脱了生死,却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就连未明心的俱解脱阿罗汉也不知道无余涅槃中是什么境界,所以他们进不了无生无死的无余涅槃里面[编案:关于二乘圣人能入无余涅槃却不能证得涅槃的正理,请参阅 平实导师诸著作中,如《邪见与佛法》等;有关此处四句分别的正理,请读者请阅《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正智出版社(台北市),页290~294 的开示,此处篇幅有限,不额外说明。]。因此佛陀这里开示说二乘所证禅定也是为“有禅定非波罗蜜”。又如,大乘法中有人明心而悟得涅槃中的本际以后,很努力修布施、持戒、忍辱,尚未证得禅定者,这些转依实相心而内门所行其余五度万行是为“是波罗蜜非禅定”者。又经中说的“金刚三昧”是说第八阿赖耶识体性如金刚[注:请详《楞严经讲记》共15 辑解释。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09/11/30。],坚固不可破,合诸佛之神力也不能坏一只蝼蚁之阿赖耶识心体;若菩萨亲证第八阿赖耶识,而转依安住于阿赖耶识体性中,即是证得“金刚三昧”;目前为止佛教正觉同修会有四百多位菩萨,已证得“金刚三昧”,此诸菩萨发起“金刚解脱、般若解脱、虚空解脱”,如此存三解脱、守一真如,即称之为“亦是禅亦波罗蜜者”,因为已经到达涅槃中的本际了,名为到彼岸者。又如一般世俗人乃至二乘人从闻思所生之世间善法都是“非禅亦非波罗蜜者”;更何况研讨《广论》的人都是落入六识论邪见及否定第八识正法恶业之中而修,实非真实善法;他们对于世间禅定既不修,对于般若也不信、不证,只透过听闻思惟及观想而生起一些世间善法,但是坚执六识论邪见不舍,又执著双身法邪见乐触而悖逆佛道,这些人更可称之为“非禅亦非波罗蜜者”。
上一篇:第五目 精进波罗蜜多
下一篇:第七目 般若波罗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