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三)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节目。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修学真如三昧的利益”。前两集已经说明过四个利益,今天接着来看第五个利益:“灭一切疑诸恶觉观。”意思是说:如果修学真如三昧,就可以灭掉一切的疑惑;而这一切疑惑,包括见惑、思惑乃至尘沙惑,都可以究竟断尽。我们先来提示一下见惑、思惑及尘沙惑的意思。 二乘行者修学解脱道,欲出三界生死,必须断除我见及我执烦恼。我见就是见惑,就是初果见道所断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也就是六根本烦恼中的恶见烦恼,包含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及戒禁取见五利使。因为执取见闻觉知心为真实法、是常住不坏的法,不肯改变这样的见解。经由善知识的教导如实修行后,在见道时可以断这个恶见,故说这是见道所断惑,亦名见惑。见道后开始历缘对境修除贪、瞋、痴三毒,慢慢淡薄对欲界法的贪爱,但是为了出离三界生死,尚须断除对自我存在的喜乐,同时也须断除对解脱道法真实能令众生出离三界生死的无明疑。总括这些烦恼,为六根本烦恼的前五个,就是贪、瞋、痴、慢、疑五钝使。因为必须在三界中历缘对境思惟后才能断除,故又名思惑。而尘沙惑则不是二乘行者求出三界必须断除的,这是属于对法界实相所知不足或有所不知,因此不会障碍二乘行者出离三界生死,只会障碍成佛;因其内容多而细微,犹如恒河沙那么多,故名尘沙惑。 在论中马鸣菩萨说,修真如三昧可以“灭一切疑、诸恶觉观”。这是因为只有修学真如三昧才可以让我们究竟成佛。外道任何法门,甚至佛门中的解脱道法,也无法让我们究竟成佛;而没有究竟成佛,表示还没有断尽一切疑,只有真如三昧,才可以使我们断尽一切疑。由于断尽一切疑的缘故,慢慢就能够洞悉外道法的本质,因此就可以灭除诸恶觉观。 那什么叫恶觉观?就是贪嗜五欲、贪爱喜好五欲之法、贪爱乐求五欲境界。在五欲—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等等法中,最容易让人流连忘返的就是男女之间的情欲。如 平实导师在《起信论讲记》中说: 《大乘起信论》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天竺密宗开始兴盛的时间;所以这里讲的诸恶觉观,主要是讲密宗的双身修法乐空双运的淫触邪见觉观,名为恶觉观。密宗说男女合修到淫乐遍身时,正念分明、不打妄想的住在享乐境界中不散乱、不昏沉,就叫作正遍知觉。(《起信论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31。) 我们如果依照字面来看的话,正遍知觉是说能够正确普遍知道一切法,那这一切法是指什么呢?当然是指有情法界一切法的实相,对于这个法界实相真实觉悟,就叫作正遍知觉。而能够对一切法无所不知,真实正确觉悟而了知的,只有诸佛,所以诸佛十号中,都有一个名号称为正遍知,因此只有诸佛才能称为正遍知觉。如 平实导师在《甘露法雨》书中说: 佛所讲的正遍知觉是说︰于法界一切的法能够真正的、而且遍一切法都全部证知、全部觉悟,这才是正遍知觉。(《甘露法雨》,,页27。) 显然这和密宗所说的正遍知觉是完全不同的。接着又说: 密宗的无上瑜伽说︰在双身修法的过程中,使乐触遍身持久不退,在淫乐的一心享受之中,心无妄念,这时的觉知心便是佛地的真如,不是意识;又在一心享受淫乐的过程当中,去观察受乐时的觉知心,发觉这个觉知心是没有物质的、是空无所有的,所以名为空性心;如果能够这样观察,就是已经证得空性;再从这个空性来返观色身无常,返观世间一切法都是无常必坏,这样观察之后,了解色身空、万法空,而一心受淫乐的觉知心真实是空性,就是已经证得般若空了。这样就是已经即身成佛了,这就是密宗的无上瑜伽的理论。(《甘露法雨》,,页27。) 我们来看,像这样能够有乐触的觉受,虽然没有妄念,其实还是见闻觉知心所了知的境界。这时的觉知心纵使没有物质或空无所有,依然还是有六识心了知境界的行相存在。而这样的觉知心,只要乐触的境界触尘消失了,乐触的觉受也就消失了,那么能了知的觉知心也随之消失;因为这个心识是因缘聚散的空相之法,不是不了别六尘任何一法的空性心如来藏。空性心就如本论所说,不是空无之法,是真实有自性的法,能出生见闻觉知心及所了别的六尘,却不会像觉知心一样会领受、了别、贪爱六尘。再说,这种觉受是欲界中层次最低、最粗重的觉观,会让众生沦堕三界不得出离,因此这样的恶觉观,不论修定或者想要出离三界生死,都是应该要断除的。 我们在修定时,应该让心缘于一个念、或住在一个境界中;或者为了解脱欲界的系缚,也是不能让心一直去攀缘、觉察种种五欲之法。这样作的目的,是要使心能够安住在一个清净念中,而能够安住在清净念时,才会慢慢有定力产生,或者才能渐渐远离五欲法的贪爱,如此才可以远离欲界法的系缚,而证得未到地定乃至发起初禅、进修二禅以上禅定。如果是在解脱道的修学上,同时经由五阴十八界诸法虚妄不实的观行,终而能确认蕴处界诸法不实而能确定不移,才能实证声闻果。而佛菩提道的修学,也是要能降伏自己的性障——五盖、断我见,甚至至少要有未到地定以上的定力,才能于悟后转依真如心的清净体性而不退转;同时,发起对实相般若的观行智慧,再继续往上进修。要能够有这些功德的现起,都必须要除掉觉观心,尤其是贪嗜粗重五欲的恶觉观更应该断除。 而密宗却教人要修无上瑜伽双身法,去享受淫乐的觉受,这根本就与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修行大相径庭。这样的结果会使我们被魔师、魔子迷惑心腑,甚至未来会成为魔子、魔民。就如佛在《楞严经》卷9所说的: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好乐淫欲之道,不但毁破佛所制清净戒律,也损坏出家人、学佛人应有的律仪;不但犯了戒罪,还因为心中贪爱而有性罪,这样的淫欲之法,近则九生,多的话可以延续超过百世,会使人真的去修这些淫欲之法,命终必定会成为魔民,失去对三乘菩提应有的正确普遍的认知,下堕无间地狱,久久无法出离。这就像密宗所施设的三昧耶戒,规定已受密灌的密宗信徒,要每天修双身法。密宗喇嘛每天都得与女弟子合修双身法,才是持戒清净,若没有每天都与不同的女弟子合修双身法,就是持戒不清净。当有这种事件爆发,密宗的发言人就说,喇嘛们都是持戒清净的。而他们所说的持戒清净与正统佛教说的持戒清净,意思是完全相反的;因为他们这种行为不但违戒,且又增长贪爱淫欲法之心,和离欲离染的清净梵行是全然违背的,而这样的修行更不是诸佛所证正遍知觉的智慧境界。所以说,他们说的正遍知觉,本质是颠倒错乱的恶觉观。 因此,如果能够跟随善知识修真如三昧,就会知道佛菩提道的见道修道是什么内容与次第。知道内容与次第之后,就知道密宗的修行方法是错误的,都是欲界中法、都是欲界中的恶觉观,与佛法中的解脱道及成佛之道的修行完全相背离;就不会去修学,也就可以灭掉密宗这种恶觉观。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六个利益:“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就是对于如来境界的信心,得以增加和长养。一般人还没有证悟前,大概都会认为佛当初在人间示现,也是要吃喝等等,跟我一样、跟我差不多嘛!完全不知道佛的境界和智慧的深广;对佛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念之心,连带着对佛的信心也没有因为开始学佛了,而有什么样的感受与增长。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实知道,佛菩萨来人间示现是依众生的业力,和众生的福德因缘果报来示现的,因此而自以为佛跟一般人是一样的。 在《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1中,如是开示: 文殊师利!如来法身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以此为体,如镜中像。世间所见,随诸众生种种信力,如来示现种种异身:随彼众生感有长短,如来现身命有修促;随彼众生于大菩提有能信力,如来现身;随彼众生闻法能信受,如来现身;随彼众生信心能知三乘之法,如来现身;随彼众生得解脱力,如来现身。 经文大意是说:如来法身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以此法身为体有种种变化示现;随着众生信力的不同,如来示现种种不同的身相;随着众生所感得寿命的长短,如来所示现的色身寿命,也有修长、短促之别;也随着众生对于大菩提果的成就,有堪能信受的力量,如来就示现为众生说法;随着众生听闻演说佛正法,而能信解领受;以及随着众生对法有信心,能知三乘法道之不同;乃至随着众生于三乘菩提,能得解脱之功德力,如来即为众生示现。这样随着众生的福德、学法的因缘、及对法的信受力等等的不同,而有所示现。 因此,诸佛因应众生的种种不同因缘而有不同的示现,如西方极乐世界的 阿弥陀佛示现的是高广的身相。《观经》中说到 阿弥陀佛的身量时,如此说︰“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么高广的身量,当然不可能在这个娑婆世界来示现,而此界众生也不可能看得尽这样的身量,而看了也不一定能够信受。所以《观经》第十三观的杂想观,释迦如来开示说:当观一丈六佛像在水池;而其实: 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弥陀如来的身量,不是凡夫众生的心量所能观想得到、观想得清楚的,但是由于 弥陀如来因地愿力所持,凡有忆想的人一定可以成就,而 阿弥陀佛的寿量也是无量无边。又如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是在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才会示现成佛。由于那时候众生根性及福报等都很好,因此虽然同样在此娑婆世界示现成佛,却可以不必像 释迦世尊一般,必须示现六年苦行才能成佛。而 释迦世尊虽然在地球以人类身量及人寿不满百岁的身相来示现,但这也是因为地球众生的福报、心性等因缘的关系,才会有这样的示现。实际上,世尊的报身是在色究竟天宫,示现色界天人的广大身相,为诸地菩萨演说诸地无生法忍道种智妙法;而于娑婆人间,则是示现如同人类五阴身的身相,为五浊众生开示四圣谛、八正道、因缘观、般若、唯识种智等等不同层次的未曾闻法。世尊如此辛苦的示现,为的是不忍五浊恶世众生愚痴苦难,因而在因地时,就发了“愿意于五浊恶世人寿百岁时,来此娑婆世界成就佛道,度化心性刚强的苦难众生”的悲愿。 诸佛在因地时,由于发心因缘的不同,所发成佛誓愿也各不相同。如 阿弥陀佛因地遇到 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大愿,成就安乐国土;而 释迦如来则在因地时值遇 宝藏如来,那时候曾教导无数人发菩提心,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可是看到这么多人发心成佛,皆愿取清净佛国土而无人愿意取秽土,由于大悲心,不忍众生因为愚痴、无明受三界轮回种种苦,故于 宝藏如来前发愿于人寿百岁时成佛。在《悲华经》卷6中,世尊前身宝海梵志,当时向 宝藏如来如此说: 世尊!我今心动如紧花树叶,心大忧愁,身皆燋悴,此诸菩萨虽生大悲,不能取此五浊恶世,今诸众生,堕痴黑闇。世尊!乃至来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贤劫中人寿千岁,我当尔时行菩萨道,久在生死忍受诸苦,以诸菩萨三昧力故,要当不舍如是众生。 世尊是为了悲愍五浊恶世众生堕于愚痴黑暗中,受轮回之苦,心大忧愁众生不得出离,而誓愿要在人寿千岁时行菩萨道,忍受种种生死苦,永远不舍此界众生,也愿于此堪忍世界成就佛果,度化可怜又刚强的五浊众生。 世尊这样的悲心,如 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中所说: 是心智最雄猛、最不怕辛苦的、最有大悲心的、慈心最强的佛菩萨才会来这里示现。(《起信论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33。) 如果还有无明众生,动不动就认为他们已成佛了、他们和 世尊一样有智慧,功德一样,甚至自认为比 释迦世尊还要高一等,甚至说 释迦如来是他们的教主所生的,将来还要把祂收回去。真的是不知道如何来说这些人,只能感叹五浊末世众生真的是愚痴又可怜。 虽然 释迦如来与 弥陀如来成就的佛国净土不一样,诸佛的悲心和慈心却是一样的,并没有胜劣的差别,只是最初在发心时的别愿不同,因此成就的佛国土及相应的众生也会有所差异。所以,这只是因为诸佛的愿力不同而有所差异,如 平实导师在《起信论讲记》中所说: 一切佛都是一样的大慈大悲,但是因为在因地时所发的别愿不同,就会导致出现的时机有所不同。(《起信论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33。) 说明到这里,相信各位菩萨您已经能够稍微体会到诸佛的慈悲了,而 释迦如来在因地时发下如此的誓愿,由于悲心特重,在因地时非常精进修行利乐众生,所以才能够长劫化短劫,超劫成佛。由此可知我们修学佛法,应当要跟随善知识;善知识不但教导我们正确的知见,也会以他的身口意行来教化我们,让我们可以从他的修行过程中,慢慢地了解到佛菩萨的悲心,及功德智慧的不可思议,对佛菩萨也就会渐渐从心底发起崇敬之心。我们也会由于对法的较深入学习,而更能知道佛法的深妙广大,以及我们自己的所知有限与不足,而会愿意跟随善知识,一起去做弘护正法、摧邪显正、救护众生的工作无有怨言,就如 平实导师在讲记中所说的,越学下去就对佛越有信心,越学下去对佛的信心就不断地增长加强,才愿意不计辛苦作下去,这都是因为对 如来的境界与信心越来越增强、长养得越来越好的缘故。对 如来境界的信心,是因为信 如来有大功德,也信我们自己这样子精进努力地去做,将来也可以证得跟 如来一样的大功德。有了信,才愿意这样子吃苦、这样子耐劳与任怨。 各位菩萨!您是否也有同感?也会感受到佛菩萨的功德,不是我们现在就有的;但是我们可以依着佛菩萨的教法修学下去,终有一天也可以和祂们一样,有那样的功德与智慧。诚心邀请您投入正法的行列,一起往真正的成佛之路迈进。由于时间的关系,说明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一切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