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方便、九种心住、六种力(二)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 在上一个单元最后,我们讲到了五停心观,分别对应于一般众生心性的五种这一个贪、瞋、痴的偏向,其实这样子的偏向,就刚好对应于所谓的五钝使、五利使当中的五钝使——贪、瞋、痴、慢、疑。可是这样的说法,只是一个众生心性与相对应的修行法门互相之间的一个提醒,并不是说我们在没有断除掉五利使、没有断除掉所谓的见惑之前,就可以直接有修行到真正的所谓的修所断惑这样子的一个思惑,或是所谓的五钝使。这一点是要先提出来的。 继续延续上一单元所说的七方便,七方便第一个是五停心观。在正觉讲堂我们依于《楞严经》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念佛圆通章〉,我们 平实导师来施设了一个无相念佛;无相念佛的殊胜,在于它其实不只是定力的法门。那如果我们后面再依据《瑜伽师地论》卷30,我们会依于“九种心住、六种力”,来解说对应一切方便当中要来求得守戒之后要来生起未到地定;相对应于七方便里面的五停心观的无相念佛,如果能够净念相继,我们就说已经成就了断我见所需要的未到地定。在《瑜伽师地论》卷30,我们待会要说到的九种心住跟六种力。其实严格讲,不是单独把无相念佛当成一个定力、一个功夫来说,而是已经要把它这种定力,在有戒、有定,也同时熏习了一些大乘、小乘相应于菩提分的知见之后,您要定慧等持。慢慢地要在生活当中,即使您无相念佛,或是说您是用五停心观也都可以,即使您定力还没成就,您就必须要在生活当中历缘对境,而慢慢地想办法去伏除自己的贪瞋痴,而来求得最后在四念处的别相观、别相念处,或是四念处的总相观、总相念处之后,而达到这个七方便最后的四个;也就是四善根,或是四加行——煖、顶、忍、世第一法,而来证得小乘的断我见。 依于这样子的解说,我们先来看看《瑜伽师地论》卷30当中的九种心住乃至六种力,如何来搭配这个无相念佛而有定,而有一分的慧,乃至定慧等持。在生活当中,慢慢地以它来调伏自己的心性,而最后不只是有未到地定,还能够依于这样子的未到地定,譬如说忆佛念的净念相继;能够随时随地因为定力功夫的法门成就,都可以在自己稍微作意,就可以远离六尘境界的烦恼,直接进入自己平常就在熏习练习的无相拜佛、忆佛当中的心一境性。这才是我们要来修习七方便的第一个五停心观,或是正觉讲堂 平实导师施设无相拜佛,依《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内容,所施设的法门的根本的目的。因为有定、有慧才可能对治佛法当中所说的烦恼障。 其实我们可以引用《大般涅槃经》文殊师利菩萨所说的:【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大般涅槃经》卷31)只是我们会添加几个字,让菩萨们更容易记诵,我们说:“一切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后面我们还会依据这样子的三句而来提醒菩萨们,无妨在还没有历缘对境之前,在自己有初分的定、有初分的慧,即使无相念佛还没成就,即使四念处还没观行成就,无妨就能够依于这样子的熏习、这样的练习,而有一个我们施设一种叫作三胞胎的观行,慢慢地来增长你的定力,也顺便帮助大家在历缘对境当中,当恶境界现起的时候有正知,乃至依于这样的正知力,能够慢慢地终于精进而串习成就。既成就无相念佛的未到地定净念相继,也能够成就四念处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至少到心念处的串习成就;依小乘的道理来说,而能够观心无常,观六识心无常。所谓的小乘的断我见,不以意识为我,不执意识所执、所取的这些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其他法为我所。断除这样的邪知见,断除身见、疑见、戒取见,而取证小乘的预流果、须陀洹果。 好!那我们在念诵《瑜伽师地论》卷30“九种心住”之前,要先提醒菩萨们的是,同样是 无著菩萨所写的(当然《瑜伽师地论》是无著菩萨所写),可是我们说他是听闻 弥勒尊佛——当来下生尊佛——所说而写下;那在 无著菩萨所写,在他的胞弟(也是他的徒弟)世亲菩萨所解释的《六门教授习定论》里面,同样有讲到一个名称,大部分的人都会把它叫作九住心。请记得这个《六门教授习定论》里面的“九住心”,其实是完全对应 无著菩萨听闻写录下来的《瑜伽师地论》卷30这里所说的“九种心住”,是完全对应的。 我们方便先把这一个《六门教授习定论》,这个论文简单地说一下,时间许可也简单地解说一下。《六门教授习定论》:【释曰:于彼住中,差别有九,谓:最初住、正念住、覆审住、后别住、调柔住、寂静住、降伏住、功用住、任运住。此等并依阿笈摩经,】《阿笈摩经》其实就是《阿含经》,这样子的 佛所说之法而流传下来。这个法传,有时候又说阿笈摩、阿含是众义之所归,依于 佛所说的《阿笈摩经》,新的翻译也就是《阿含经》。【随句次第而为修习。若于最初学缘境时,其心坚执,名最初住。】这里依字面的意思来说,就是刚开始修学,因为这是《六门教授习定论》要来修习定力;刚开始修习定力的时候,因为缘境界法的时候,我们要心得一境。这个初学缘境,就要先缘这个定境法尘,不管是依五停心观,或是说依无相念佛,第一个一定要把这个心,简单地讲,就是要想办法让意识心,从五俱意识变成一个定中独头意识。这个心必须要坚定,要去执著于这个法门所相应的念。举例来讲,无相忆佛这个法门来说,你必须不断地把这一个攀缘往外流逸奔驰于五尘的这个五俱意识心,依于自己对无相忆佛念佛法门的了解,而这样的心要坚定、要执持住,一直由外而往内,这叫作名最初住。 【次于后时,令其正念流注不断,名正念住。】(《六门教授习定论》)这里的正念住,其实就是《瑜伽师地论》里面,内住之后的“等住”。这里等住的意思,相对等于这里的正念住,其实就是指说:第一个您最初住,就是心能够往内安住于这一个定境法尘。譬如说安住于无相忆佛念,那您不执著、不攀缘于外面的五根触五尘的境界,您已经初分地能够很勉强地、很努力地能够让自己的心猿意马尽量系缚于心。这样子的最初住,也就是《瑜伽师地论》九种心住里面的“内住”。在那之后你要想办法让这个内住,能够时时地不管于什么样的情形之下,时间不同、变换了,空间不同、变换了,您还要能够让这个“内住”平等地保持得住(等住),这里就是所谓的正念住。 那时间的关系,《六门教授习定论》后面的九住心的七个,我们就不多作一个对照,我们直接就要进到《瑜伽师地论》卷30。我们先念一下这个论文:【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好!那我们先看一下第一种:【云何内住?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很清楚的,您可以对照一下刚刚《六门教授习定论》所说,您就知道这个最初住,为什么与《瑜伽师地论》的内住是完全等同的。那以无相忆佛念来说,就是您对于外一切所缘境界,就是凡夫只要根尘触,只要清醒的,依这样子的我爱执藏性,依意识的乐于攀缘五尘,这样子的依于别境慧,还有这些烦恼、随烦恼的运作,必定睁开眼睛、张开耳朵,马上就落入于五尘境界的执著,都乐于流逸奔尘,不乐于当定中独头意识。这样的心性,如果依于无相念佛来说的话,你第一个这个无相忆佛念(当然是一个念),这一个心是要住于内的。你要依于这样子的法门,而能够把自己的意识心,从缘五尘境界,从一个五俱意识,慢慢地、慢慢地能够摄而录其心——摄是往内收摄,录是保持住这样子的一个定境法尘净念;要让这一个忆佛念系在于内,就是系念;而且心要住于这个忆佛念,安住于此,这叫作“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当然也就是《六门教授习定论》当中所说的“最初住”。 我们再来看一下论文:【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麁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瑜伽师地论》卷30)简单来说这里的等住,其实严格讲,乃至后面的安住、近住,其实都是要你我内住。其实这内住、等住、安住、近住,道理都一样,只是针对不同的阶段而施设不同的名词。我们再回到刚刚的等住的论文。换句话说,当您已经开始了知无相忆佛、念佛的功夫法门,您在无相拜佛当中,您最初所系缚心——这一个意识心,祂的流逸奔尘性,爱取相为真,喜欢根尘触就往外缘,这样的习惯性都是还很浊重的,所以叫作其性麁动,所谓的心猿意马。所以您即使有时候能够让忆佛念带着、保持着,譬如在一个清净的道场,在身心安适调柔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情况下,冷气也还蛮清凉的,声音也蛮寂静的,不干扰你的情况下,你好像能够内住——内心住于这个忆佛念——不缘外尘;你拜下去,欸!状况好像不错。可是这样的内住,您要能够让它等(住);换句话说,在更多不同的时空环境下,您要让这个内住也能够都平等地安住。换句话说,内住不能止于一时一处内住,你要想办法让这个内住,让这个忆佛念,能够在您其他的情况之下,譬如说离开道场,譬如说您暂时离开拜佛的一个状态,您去洗个手;或是说您已经离开道场,您出去要去开个门,要去买个东西;那开个门、买个东西,忆佛念就掉了,就不内住了,就往外流逸奔尘了,这当然就不叫作等住了。 内住、等住的关系,菩萨们可以稍微思惟一下。这里有稍微要解释的,这里说:“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换句话来说,当您察觉自己不能等住,等住于“内——内住”的时候,那您要有两种方便,刚刚说过了:方是一个方法,以便于达到某个目的;某一个药方,以便于解除某一种疾病,这里当然就是修定的一些毛病。这里所谓的相续方便,其实指的就是无间的,没有间断的,努力再努力。心的努力、身的努力,身心的投入,而认真的依于五根、五力来修学无相念佛这个法门;能够信、能够进、能够念、能够定、能够慧,无相念佛成就来断身见、我见。这个无间殷重加行,一个指的是时间的,一个指的是心地的;一定要认真的,不能有间断的,能够令心相续,住于一境,这个叫作相续方便。 澄净方便指的主要就是《瑜伽师地论》里面曾经提到的,凡夫经常都存在的所谓的一些诸多的恶寻思,包括五尘相应的贪欲,贪爱相应的这些欲寻思,这个欲寻思当然主要是指三界当中最低下的这个欲界相应的财、色、名、食、睡,这个五尘的这些烦恼;除了这一个所谓的欲寻思、恚寻思(瞋恚的恚),还有害寻思,针对所谓的这一个自己比较亲近的有情,或是说自己比较厌恶或疏远的,或是说不亲不疏(不是爱也不是仇的)中的,分别于这样的诸恶寻思;这样子种种不好的寻寻伺伺,这样子一个了知——流逸奔尘,您一定要想办法要去对治它、要去止息它。这里的澄净,指的主要还是依于佛法当中“对治烦恼”的法门。 这里的对治烦恼的法门,当然已经不是单纯指的是定力的部分了,一部分也相应于,譬如说闻思修中闻、思的部分。在四圣谛或是在四念处,譬如说这样的观身不净,譬如说观三种苦、八种苦,而能够有对于这样子的苦谛,对于这样身的不净,有他一分的了相作意,而慢慢趋向于胜解作意,而让心能够慢慢地清澄、清净下来。所以有人说这个澄净方便,就是所谓的:止息诸恶寻思及随烦恼,令心清净。那在实际的操作上,其实我们也可以发现,在三归五戒之后的四种修,当您要修除性障,其实就是这里所谓的澄净方便。除了要靠修学知见,刚刚有说的闻、思慧之外,除了要修习定力无相拜佛之外,您也更要修集福德,这三归、五戒、四种修,是互相能够增益、增长的。 好!那内住、等住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论文:【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瑜伽师地论》卷30)简单来说,就如同我们之前所说的,内住之后的等住、安住,乃至后面的近住,其实都是要您保持内住。而在内住之后,您还要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平等的内住,叫作有初分的等住。不能说离开一个方便让你修定的地方,您就没有办法内住,就流逸奔尘了,这当然既没有内住,也没有等住了。而这里第三个九种心住的第三住——安住,道理也是一样,还是依于内住、等住而来说这个安住。只是说特别强调“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就必须要“复还摄录其心,安置于内境”,其实也就是内住,这才叫作安住。这里强调的就是说,当您察觉到有失念,于外尘又散乱了,这时候当然不是刚入门,刚入门的时候的内住,当然一定也有这状况;而这里强调的安住,是指在你内住、等住之后,当然一定还没有无相忆佛念串习成就,那您可能在拜佛、忆佛已经甚至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有一段时间了,那您忆佛念还没有成就;可是您能够依这样子的了知,当心不安住了,心当然也不等住了,您就要察觉,然后再回到,回到何处?回到无相忆佛念的内住,让它继续在时间上无间的、殷重的、努力的、平等的安住下去。这里面当然也要记得,有一大部分所依,是前面的相续方便跟澄净方便。 好!这是九种心住的第三住安住,我们再来念一下下面一个:【云何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瑜伽师地论》卷30)换句话说,经由前面的第三心住的安住之后,您终于能够作到内住,而且都能够平等而住,也都能够察觉有失念,就立刻把这个心猿意马回来安住于这个忆佛念。当然我们以前有提到了,只要不是忆佛念全部都是妄念,即使在思惟三乘菩提的胜法、正法的时候;可是明明您这时候是在修习定力,那只要不是忆佛念,全部都是妄念。可是妄念生起的时候,不管这个妄念是相应于五尘,乃至法尘境界的,只要偏离无相忆佛念,全部都是妄尘境界;而这样子的虚妄境界,您千万不要起贪,也不要起瞋。换句话说,一察觉马上就回来,即使是一个恶境界现前,您也千万不要跟着它,而产生了这样子一个寻思,而远离了忆佛念。那当然就既没有内住,也没有等住,也没有安住了,更不用提这里的能够近住了。这里的近,特别强调的是“亲近”。 换句话说,已经要有一分的如影随形,已经要有一分的将近要串习成就,已经有一分的、或是两分、或是少分、多分的不需要意识作意,就能够很自然地把这个忆佛念提起来。这个部分能够达到近住,当然是也有很大的过程当中,要依于三归五戒之后四种修的其他三种,包括前面所说的伏除性障所相对应的澄净方便,还有修习定力的相续方便。当然相续方便,在禅净班、进阶班,这个亲教师基本上都会根据不同的菩萨——他相对应的、所遭遇的——相对应他个人的一个不能深入,而来依于后面会提到的,到底是六种力中的哪一种力?是听闻力、是思惟力、是忆念力、是正知力、是精进力?到底是哪一个力方面出了问题,来提供一个帮忙。 我们再来看一下近住之后的调顺:【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瑜伽师地论》卷30)这里的调顺,迥异于前面的内住、等住、安住、近住的部分。如果我们是以无相忆佛,纯粹是修定力,要来对应这一个九种心住,虽然说主要是修止,可是它实际上已经是要进入了一分在生活当中伏除性障、修除烦恼的部分。 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 祝愿各位菩萨:吉祥无碍! 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