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目 支分略摄
《集论》卷2说:【何等略摄支故,谓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能生支者,谓爱、取、有。所生支者,谓生、老死。】宗喀巴这个部分引《集论》内容没有改变,来说明十二支中略摄为四支。此外《成唯识论》也说十二支中略摄为四支,我们先来看这四支的正理内涵。
一.能引支:《成唯识论》卷8说:【能引支:谓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成唯识论述记》卷8解释说:【谓无明、行者,出能引体,能引识等五果种故,释能引名。虽此二支与生、老死为引因体,而前十支俱是因故,不可远望二果为能引支故,但望近所增之种,名能引也。】能引支是无明、行二支。以无明、行为体,能引生识、名色、六入、触、受五种果。
虽然能引的无明与行二支对于生、老死来说,是能引因体,但是前十支也都是因,都能作为后支的缘因;但是其中无明、行,多时后方能引生生、老死二果,所以能引因不能以生、老死二果说为能引因。但是无明、行却能在死时随即引生入胎受生的业种,也能在入胎后立即引出色受想行识等五种种子性,才说为名色等支的能引因。
二.所引支:《成唯识论》卷8说:【所引支:谓本识内亲生当来异熟果,摄识等五种,是前二支所引发故。此中识种,谓本识因。】本识即是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中的异熟种子,被阿赖耶识中的无明、行、业种所引,感生异熟果的识等五果,所以识、名色、六入、触、受五种是由能引支所引出来的,故称为所引支。
识支在《成唯识论》列为所引支,这与《集论》列在能引支是不相违的。《成唯识论》卷8解释《集论》说:【《集论》说识亦是能引,识中业种名识支故,异熟识种名色摄故,经说识支通能所引,业种、识种俱名识故。】《集论》说的无明、行造业所熏发的业种是识支,名色所缘的异熟识种也是识支,所以经(《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识支通能引、所引,业种、识种都称为识。宗喀巴因为基于常见外道六识论的邪见,把阿赖耶识所生的意识妄自建立为本有的常住心,硬说意识是结生相续识,才能主张说意识是出生名色的异熟果体,所以把意识剖成两半,分成因位的识,属于能引因;以及果位的识,属于所引果。而此六识论的意识因位识、果位识说法,不但于正理、圣教都毫无根据,而且明显违背圣教及正理,因为意识摄在被生的名色中,不可能由自己出生自己;宗喀巴这样妄自建立,已违背自己所宗奉的龙树菩萨所说蕴处界不自生的圣教,也违背法界中诸法不自生的正理。至于真正八识论因位识、果位识之正理,前已辨正故不赘言。
《成唯识论》卷8接著说:【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窥基大师于《成唯识论述记》卷8解释说:
初识等五种(识、名色、六入、触、受)由业熏发,感召之位虽实同时(虽然同一时),而依主伴等相异故,假说前后。谓本识为主,异熟主故;余四(名色、六入、触、受)为伴,非主异熟,助伴生故(没有主,伴不能生)。就彼四中:名色是总,体性宽故;余三(六入、触、受)是别,义用狭故。就后三中:六处是胜,受等依故。余二(触、受)是劣,依处生故。就后二中:触是因胜,能生受故;受是果体,触所生故。由此五支有如是等就各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体实同时。此中意言,名言熏习发此五种,虽有前后,杂乱不定;于生果相,未辨何前、何者为后。由行熏识,业力种成,令五种子一时转变,于生老位能生自果。
大意是说:无明、业行所熏发的识等五果,虽然有主伴等等不同,但是实体都是同一时感招,所以圣教假名说有前后,其实都是同时。而宗喀巴以六识论说意识有因位识、果位识的前后分位,将因缘生的意识分割出一部分,建立为本住心,只是他自己的臆想说法,并不正确,违于阿含圣教与现量事实故。
三.能生支:《成唯识论》卷8说:
能生支:谓爱、取、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谓缘迷内异熟果愚,发正能招后有诸业为缘,引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五果种已。复依迷外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起贪爱,缘爱复生欲等四取。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
能生支即是爱、取、有。《成唯识论》说,由于对异熟果的无知,发起能感招下一生果报的诸业为缘,而产生下一世应有的识等五果的种子。然后对于境界增上果的无明,于境界受发起贪爱;由于境界贪,再延生出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等四取。由此爱、取的势力,滋润能引的业种子及所引意识等名色五种因的种子,当滋润圆满时,就注定不久的下一生一定会感得生、老死的果了,这就是有。所以爱、取、有能在不久后感招下一世的生与老死二果,所以说为能生。
四.所生支:《成唯识论》卷8说:
所生支:谓生、老死,是爱、取、有,近所生故。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诸衰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
所生支,即是生与老死二支。由于爱、取滋润所产生后有的大势力,而感生后有名色的果报。意思是:从中阴身的中有到出生至死前的本有,还没有衰老变坏之前,皆为生支所摄;衰老而坏灭了,是为老死支所摄。虽然能引支也能引出生、老死,但是没有能生支的滋润,就不能感得生、老死。所以生、老死是由能生支近期感生出来的,故说为所生。
一.能引支:《成唯识论》卷8说:【能引支:谓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成唯识论述记》卷8解释说:【谓无明、行者,出能引体,能引识等五果种故,释能引名。虽此二支与生、老死为引因体,而前十支俱是因故,不可远望二果为能引支故,但望近所增之种,名能引也。】能引支是无明、行二支。以无明、行为体,能引生识、名色、六入、触、受五种果。
虽然能引的无明与行二支对于生、老死来说,是能引因体,但是前十支也都是因,都能作为后支的缘因;但是其中无明、行,多时后方能引生生、老死二果,所以能引因不能以生、老死二果说为能引因。但是无明、行却能在死时随即引生入胎受生的业种,也能在入胎后立即引出色受想行识等五种种子性,才说为名色等支的能引因。
二.所引支:《成唯识论》卷8说:【所引支:谓本识内亲生当来异熟果,摄识等五种,是前二支所引发故。此中识种,谓本识因。】本识即是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中的异熟种子,被阿赖耶识中的无明、行、业种所引,感生异熟果的识等五果,所以识、名色、六入、触、受五种是由能引支所引出来的,故称为所引支。
识支在《成唯识论》列为所引支,这与《集论》列在能引支是不相违的。《成唯识论》卷8解释《集论》说:【《集论》说识亦是能引,识中业种名识支故,异熟识种名色摄故,经说识支通能所引,业种、识种俱名识故。】《集论》说的无明、行造业所熏发的业种是识支,名色所缘的异熟识种也是识支,所以经(《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识支通能引、所引,业种、识种都称为识。宗喀巴因为基于常见外道六识论的邪见,把阿赖耶识所生的意识妄自建立为本有的常住心,硬说意识是结生相续识,才能主张说意识是出生名色的异熟果体,所以把意识剖成两半,分成因位的识,属于能引因;以及果位的识,属于所引果。而此六识论的意识因位识、果位识说法,不但于正理、圣教都毫无根据,而且明显违背圣教及正理,因为意识摄在被生的名色中,不可能由自己出生自己;宗喀巴这样妄自建立,已违背自己所宗奉的龙树菩萨所说蕴处界不自生的圣教,也违背法界中诸法不自生的正理。至于真正八识论因位识、果位识之正理,前已辨正故不赘言。
《成唯识论》卷8接著说:【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窥基大师于《成唯识论述记》卷8解释说:
初识等五种(识、名色、六入、触、受)由业熏发,感召之位虽实同时(虽然同一时),而依主伴等相异故,假说前后。谓本识为主,异熟主故;余四(名色、六入、触、受)为伴,非主异熟,助伴生故(没有主,伴不能生)。就彼四中:名色是总,体性宽故;余三(六入、触、受)是别,义用狭故。就后三中:六处是胜,受等依故。余二(触、受)是劣,依处生故。就后二中:触是因胜,能生受故;受是果体,触所生故。由此五支有如是等就各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体实同时。此中意言,名言熏习发此五种,虽有前后,杂乱不定;于生果相,未辨何前、何者为后。由行熏识,业力种成,令五种子一时转变,于生老位能生自果。
大意是说:无明、业行所熏发的识等五果,虽然有主伴等等不同,但是实体都是同一时感招,所以圣教假名说有前后,其实都是同时。而宗喀巴以六识论说意识有因位识、果位识的前后分位,将因缘生的意识分割出一部分,建立为本住心,只是他自己的臆想说法,并不正确,违于阿含圣教与现量事实故。
三.能生支:《成唯识论》卷8说:
能生支:谓爱、取、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谓缘迷内异熟果愚,发正能招后有诸业为缘,引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五果种已。复依迷外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起贪爱,缘爱复生欲等四取。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
能生支即是爱、取、有。《成唯识论》说,由于对异熟果的无知,发起能感招下一生果报的诸业为缘,而产生下一世应有的识等五果的种子。然后对于境界增上果的无明,于境界受发起贪爱;由于境界贪,再延生出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等四取。由此爱、取的势力,滋润能引的业种子及所引意识等名色五种因的种子,当滋润圆满时,就注定不久的下一生一定会感得生、老死的果了,这就是有。所以爱、取、有能在不久后感招下一世的生与老死二果,所以说为能生。
四.所生支:《成唯识论》卷8说:
所生支:谓生、老死,是爱、取、有,近所生故。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诸衰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
所生支,即是生与老死二支。由于爱、取滋润所产生后有的大势力,而感生后有名色的果报。意思是:从中阴身的中有到出生至死前的本有,还没有衰老变坏之前,皆为生支所摄;衰老而坏灭了,是为老死支所摄。虽然能引支也能引出生、老死,但是没有能生支的滋润,就不能感得生、老死。所以生、老死是由能生支近期感生出来的,故说为所生。
上一篇:第一目 支分略释